-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炎松-A及5-氟脲嘧啶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效果观察
去炎松-A及5-氟脲嘧啶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效果观察很多学者越来越重视5-氟脲嘧啶(5-FU)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低浓度去炎松-A(TAC)和5-氟脲嘧啶(5-FU)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进行了对比观察,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共90块增生性瘢痕,男性20例,女性38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6岁;平均病史6年;病变涉及背部、肩部、胸部、腹部、面部、颈部、四肢。96%的患者有瘙痒、刺痛及继续增长的趋势,约60%曾接受各种治疗后复发或无法控制,30%单独用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出现并发症而停止治疗。
1.2 治疗方法:将90个增生性瘢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个,A组注射TAC(5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B组注射TAC(10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C组注射TAC(20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将三种不同浓度的混合液分别注射于3组瘢痕全层,瘢痕呈苍白色,当药液开始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停止注射,1次/月,因瘢痕大小不等,每次注射混合液0.3~3ml,6次后,瘢痕明显萎缩变平,质地变软,充血明显减退,痒痛缓解,继续治疗至瘢痕完全平复,平均治疗10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以自主症状、充血、瘢痕萎缩、质地四方面改善程度的平均值为缓解指数评判疗效。相对于瘢痕的原始状况,每一方面的改善程度以百分数计算,缓解指数分为4级:Ⅰ级为完全缓解(缓解81%~100%),Ⅱ级为大部分缓解(缓解61%~80%),Ⅲ级为部分缓解(缓解21%~60%), Ⅳ级未缓解(缓 解?20%)。
1.4并发症判定:以组织萎缩、色素减退或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女性月经失调出现1项或1项以上者,统计为并发症。
2结果
治疗后1个月,疗效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见表1
说明A组与B、C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疗效差异没有显著性;C组与A、B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
3讨论
应用TAC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TAC的浓度为10~40mg/ml,由于可导致某些并发症如组织萎缩、色素减退或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女性月经失调等,这些并发症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致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减少TAC的并发症,一些学者推荐应用TAC和5-FU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1-4],但是关于TAC和5-FU在混合液中的最佳配比浓度,未见报道,本研究表明,TAC(10 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与TAC(20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具有相同的疗效,且有效率高于TAC(5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TAC(10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与TAC(5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同,且低于TAC(20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综合考虑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笔者推荐应用TAC(10 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既可保证较好的疗效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Manuskiatti W,Fitzpatrick RE. Treatment respons of keloidal and hypertrophic sternotomy scars:comparison among intralesional corticosteroid,5-fluorouracil,and 585nm flashlamppumped pulsed-dye[J].Archives of Dermatol,2002,138(9):1149-1155.
[2]武晓莉,刘伟,曹宜林. 低浓度5-氟脲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1):44-46.
[3]崔子伟,郝立君,肖志波,等. 去炎松-A和5-FU混合液对增生性瘢痕胶原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5):268-271.
[4]崔子伟,肖志波,董海英,等. 低浓度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6):413- 414.
[收稿日期]2010-04-26 [修回日期]2010-06-30
编辑/张惠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