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及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研究.docVIP

呼及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及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呼及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研究[关键词] HIV; 无偿献血人群; 调查分析; 献血招募 [中图分类号] R45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呼和浩特市2010年抗-HIV确认阳性人数明显上升,为了保证血液安全,通过回顾分析六年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本中心自2005年起将无偿献血人群抗-HIV初筛阳性标本上交内蒙古疾控中心,以下写作CDC,进行确认),为无偿献血招募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以期最大限度防止经输血传播HIV,现将六年来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HIV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5年1月-2010年12月呼和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标本130171人份。 1.2 设备与试剂 瑞士哈美顿STAR8ch加样系统和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洗板机为美国BIOTEK公司及瑞士帝肯公司生产,酶标仪为澳大利亚生产340RT。ELISA试剂(北京万泰,北京吉比爱)均批批检合格,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且均在有效期内。 1.3 方法 无偿献血标本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检测,任何1种试剂检测结果有反应性均再次做双孔复试,如仍然有反应性均可作为“初筛阳性”将血液报废,同时送交CDC进行免疫蛋白印迹(以下写作WB)确认,确认阳性者,由献血者所属片区疾控中心进行追踪调查。 2 结果 2.1 六年无偿献血抗-HIV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被HIV感染的献血者呈上升趋势,见表1。 表12005―2010年呼和浩特市无偿献血者HIV确认结果 2.2 分析 12名抗-HIV确认阳性的献血者按性别、年龄、献血次数、献血方式、合并感染其他病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12名感染者全部为男性,其中两名为重复献血者。年龄除1名为18-40年龄段外,其余均为18-30年龄段;1名合并抗-HCV,1名合并抗-TP。见表2、3、图2。 表212名无偿献血者HIV确认阳性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情况 表3HIV确认阳性率与年龄及性别的分布情况 图2HIV确认阳性人数与年龄范围分布图 2.3 比较 呼和浩特市抗-HIV确认阳性率与全国、四川、重庆、河南、郑州、海南、武汉相比处于中下水平,见图1。 图1HIV确认阳性率与全国及个别省市的比较图 3 讨论 本市无偿献血人群2005年至2010年HIV感染率为0.0075%,比全国、四川、重庆、郑州、河南[1]、海南[2](2009年18.6/10万)低,而高于武汉市,但2010年HIV感染率为0.0135%,接近于郑州、四川、重庆,而且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呼和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流行趋势处于低流行上升趋势。在12例HIV阳性确认者的具体感染情况中,HIV和HCV合并感染1例,HIV和TP合并感染1例,在性别上,全部为男性,而且几乎全部为18-30岁年龄段,这说明在呼和浩特市青壮年男性人群中HIV感染形势非常严峻。因此,笔者以为采供血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把经血液传播HIV的风险降到最低,为无偿献血招募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最大限度防止经输血传播HIV。具体措施如下:⑴加强献血者招募环节,对招募献血岗的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强调无论是初次献血还是重复献血都要严格进行献血者健康评估与献血咨询,提高献血者招募岗位人员献血咨询的技巧和排除高危人群的能力[2]。⑵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特别是高危行为可能造成血液安全受到危险的宣传教育,比如目前值得我们注意的男男同性间的传播呈上升趋势的教育,让高危行为者自我排查,主动退出献血队伍,从而达到从低危人群招募献血者,为血液安全建立第一道防线[2]。⑶建立高危人员档案和录入献血者指纹存档以再次确认献血者身份,防止高危人员参入献血队伍,防止血液检测HIV不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⑷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特别是对血液检测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使质量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2]。⑸严格选择血液筛查试剂,尽量选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试剂,尽最大可能避免HIV的漏检。⑹应用NAT方法,进一步降低残余风险,缩短HIV检测的窗口期,阻断HIV的经血传播、保障输血安全。但NAT检测不能发现所有早期感染的人,且NAT的高成本是一个巨大的负担[3]。 参考文献 [1] 刘国英,邢培清等.郑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2):135-136. [2] 韩慧,杨向萍等.海南省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0,23(2):134-135. [3] 李敬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