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压力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压力研究

安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压力研究摘要 目前,安徽省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重大转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进一步加剧。因此,定量研究安徽省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及其产生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运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分析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得出1999-2008年间,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一直偏大,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安徽资源环境压力偏大的原因――产业结构偏重、环保投入不足等,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8-0152-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8.025 近年来,安徽经济增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1995年,安徽省人均GDP为3 065.8元,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10年,人均GDP值为20 008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32%。目前,安徽省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重大转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进一步加剧。因此,定量研究安徽省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及其产生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的问题,国内外已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张文和从水污染、空气质量污染等方面定性分析环境压力现状[1];刘昕、熊晓波等人运用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dprint)分析法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中部地区环境压力的影响[2];李小燕则分别运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法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法测算了区域生态环境压力的动态变化[3];徐福留、赵珊珊等人提出了运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的方法来评价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状况[4]。 研究大多集中于定性或定量评价生态环境压力的现状,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发展趋势和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分析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的压力,分析了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偏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分析方法 1.1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是一种实用的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大小的方法 [4]。其基本原理是:设计一个0-1连续尺度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定义当ESI为0时,压力最小;当ESI为1时,压力最大。将0-1的连续间隔由小到大分为五段:0-0.2,0.2-0.4,0.4-0.6,0.6-0.8和0.8-1,分别对应于压力很小、小、中等、大、很大五种状态。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由两个分指数构成,即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RECI)和环境压力分指数(EPI)。其计算公式如下: ESI=RECI×W1+EPI×W2 式中,ESI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RECI表示资源消耗分指数,EPI表示环境污染分指数,W1和W2分别为这两个分指数的权重。 其中,资源消耗分指数(RECI)及环境污染分指数(EPI)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RECI=∑ni=1RNCIi×Pi,EPI=∑mj=1EPIj×Pj,RECIi表示第i个资源消耗指标的指标值,Pi为第i个资源消耗指标的权重;EPIj表示第j个环境污染指标的指数值,Pj为第j个环境污染指标的权重。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既考虑了环境污染又考虑了资源能源消耗,综合性较强,且计算简便,相比于其他评价方法,直观性很强。但该方法没有考虑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将经济发展同时纳入分析的框架,不足以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双向关系。为此,李孝坤[5]按照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提出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的缺陷。 江永红等:安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分析 中国人口#8226;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8期1.2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指数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指数(EDI)、资源压力指数(RPI)、环境压力指数(EPI)、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数(REPI)。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EDI=∑nk=1D′k#8226;ωk;RPI=∑nh=1R′h#8226;ωh;EPI=∑nl=1E′l#8226;ωl; 对于经济增长指数EDI,取值越大,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越高。而对于资源压力指数R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