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和朱彝尊“清空”词风之差异及文化探源.docVIP

厉鹗和朱彝尊“清空”词风之差异及文化探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厉鹗和朱彝尊“清空”词风之差异及文化探源.doc

  厉鹗和朱彝尊“清空”词风之差异及文化探源 清空被清代浙派词家标为艺术至境,对清空艺术的追求,在不同作家手中呈现为不同的风貌。中期的宗主和巨匠厉鹗在审美趣味上偏好孤淡,取境萧疏,意象冷寂,用字寒瘦,形成清幽冷峭的特色;浙派早期领袖朱彝尊则趋向傅采,形成深情绵缈的风格。这是由于二人在性情品操、生平经历、爱情生活、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从浙派雅正、清空的论词标准看,樊榭词才是其真正代表。      清代词学复盛,可谓并峙两宋,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流派当属浙西词派。它历经康、雍、乾、嘉四朝,绵延一百五十余年,二百年来,不为笼绊者,盖亦仅矣。[1]序从其创作实际看,大体经历了前、中、晚三个时期,即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所谓摘要:竹垞(朱彝尊)开其端,樊榭(厉鹗)振其绪,频伽(郭麟)畅其风。[2]3636   浙西开派始自清初朱彝尊为首的浙西六家,以康熙十八年为标志,其时词坛繁茂、百家腾踊,朱氏标举准绳,起衰振弊,声名赫熠,领袖风雅。至厉鹗时,词坛已由极盛转趋衰落,而浙派则宗风大畅,进入了全盛时期。吴锡麒《詹石琴词序》云摘要:吾杭言词者,莫不以樊榭为大宗。盖其幽深窈渺之思,洁静精微之旨,远绪相引,虚籁相生,秀水(朱彝尊)以来,其风斯畅。[3]卷8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则曰摘要:雍正、乾隆间,词学奉樊榭为赤帜,家白石而户梅溪矣。[2]3458一个有开创之功,一个有复盛之力,二人于浙派同样功不可没。   在词论上,浙派词人一向主张以清空的艺术形式,写雅正的内容和情趣,清空是浙派树起的另一面大纛。   在词学渊源上,清空之说源出南宋张炎。他在《词源》卷下《清空》和《意趣》条目之下,对举清空和质实的不同,推崇姜夔,褒贬分明,所树立、推尊的风格标准极其明确,即立意清朗超妙,章法流转疏宕,具空澹深远之致。姜夔乃清空派之祖。后人常论词于豪放、婉约之外,尚有清空一派,是因白石词风高妙超逸,寄托遥深,清劲隽绝,既有豪放派之高旷,又兼婉约派之深婉,显示出清简、隽永、秀洁的中和之美,自有一家风味,再有张炎推波助澜,一力标举,遂成一派。后人如莲僧题江宾谷《山中白云词疏证》论曰摘要:晚派鄱阳策异勋,清空、骚雅两平分。赵家天破无完垒,日暮伤心作殿军。[4]附录的确如诗中所言,南宋清空一派自张炎便作结了。   此后,追随张炎之说的便是清初的浙西词派了。从朱彝尊、汪森对姜、张的推尊及他们的词作来看,所谓清,是指格调纯正、立意雅洁,语言秀丽、形象鲜明,即使写儿女风情,也不流于爱欲和艳俗。和此相连的是空,即结构疏朗,笔法幽淡,避免繁复密丽,即《词源》论清空所谓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2]259,要留有一定的审美空间。如刘熙载《词概》云摘要:空中荡漾最是词家妙诀。[2]3699其实,清空应有两层含义摘要:一是指词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一则指作品所呈现的风格、境界。即作者面对或空涵旷远或幽秀雅洁的景象或事物,运用清新净丽、疏淡流转之笔所创造出来的幽远高洁、意蕴无尽的艺术境界。   朱、汪等人虽偏嗜清空,却未有明确的主张,唯从其推尊的词人得知,至中期领袖厉鹗,则明确提出了以清为美的审美要求。就他而言,清乃是一种植根于精神追求、行为标式的审美意识,是其人格和审美的双重追求摘要:未有不至于清而可以言诗者,亦未有不本乎性情而可以言清者。(《双清阁诗集序》)[5]卷3他认为出笔之清在于情怀之清,词人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源于其独特的精神个性。吴调公先生亦云摘要:清空的作品,其境界必有高度,清空的思想基础,首先应该是具有高超、潇洒的情趣。[6]372厉鹗一生仕途蹭蹬,寄情山水,品行狷洁孤峭,襟怀淡泊超然,决定了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迥出流俗、高洁幽远的艺术境界,清成为他心中向之往之、求之索之的艺事标的。   厉鹗的清空以清、婉、淡、幽为其审美特征。这是他在评词中屡屡道及的,或清婉深秀(《红兰阁词序》),或清丽闲婉,或深窈空凉(《陆南香白蕉词序》),或婉约深秀,或纡徐幽邃惝恍绵丽(《吴尺凫玲珑帘词序》),或清修嗜古,翛然尘埃之表,以及远而文,淡而秀,缠绵而不失其正(《群雅词集序》)等等[5]卷4。   从厉鹗的词论厉鹗无专门论词专著,其词学主张见于诗集卷七的十二首《论词绝句》及文集卷四的五篇词序中。可见,清主要指色彩清,趣味清。用语幽淡,色调无华,如水墨画般,谢却金碧,净洗铅黄,汰尽脂粉,前人所谓铅华弗御,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也即他的净洗花香(《论词绝句》之七)、淡处翻浓(《论词绝句》之十一)之意。更重要的是,清必须植根于作者的高洁品操,在审美趣味上才能力避软媚,雅致脱俗,情调高远深邃。空则指笔法灵动,结构疏宕。疏则空,旷远则空,幽邃则空,密则滞涩,缺乏灵动。这就应避免纡徐繁复、极尽雕镂的写法,不是丽景浓情,层层渲染,处处铺垫,而是采取以实为虚、流转自然的笔法,选择清朗的景象事物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