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柱、锥、台和球的体积》文字素材2-新人教B版必修2
体积计算中的常用方法例析
一、转换法
当所给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套用公式或套用公式时某一量(底面积或高)不易求出时,可以转换一下几何体中有关元素的相对位置进行计算求解,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求三棱锥的体积.
例1 在边长为的正方体中,分别是棱上的点,且满足,,(如图1),试求三棱锥的体积.
分析:若用公式直接计算三棱锥的体积,则需要求出的面积和该三棱锥的高,这两者显然都不易求出,但若将三棱锥的顶点和底面转换一下,变为求三棱锥的体积,便能很容易的求出其高和底面的面积,从而代入公式求解.
解:
.
评注:转换顶点和底面是求三棱锥体积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以后学习求点到平面距离的一个理论依据.
二、分割法
分割法也是体积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求一些不规则的几何体的体积以及求两个几何体的体积之比时经常要用到分割法.
例2 如图2,在三棱柱中,分别为的中点,平面将三棱柱分成两部分,求这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分析:截面将三棱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三棱台;另一部分是一个不规则几何体,其体积可以利用棱柱的体积减去棱台的体积求得.
解:设棱柱的底面积为,高为,其体积.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由于,
则剩余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所以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
评注:在求一个几何体被分成的两部分体积之比时,若有一部分为不规则几何体,则可用整个几何体的体积减去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求出其体积,再进行计算.
年希尧的《视学》
透视法的起源应归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这时期的艺术家们的观点改变了,不再像中世纪那样把绘画和雕塑的目的局限于为圣经插图、颂扬上帝,而是把描绘现实世界作为目的.他们也热心研究几何,其目的是为了把三维的现实世界真实地绘制在二维的画布上,由此产生了透视法.
意大利数学家、艺术家阿尔贝蒂(Alberti,1404~1472)于1435年发表《论绘画》,阐述了最早的数学透视法原理,引入了投影线和截景等概念.他设想在人眼和景物之间插立一张玻璃平板.当眼睛(指一只眼)向景物发出投影线时,由投射线和玻璃平板的交点所形成的点集叫做一个截景.截景给人的印象就如同景物本身一样.因此,如果所作的画和截景一样,就会显得很逼真.阿尔贝蒂的透视法逐渐被画家们采用并加以改进.
天才艺术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学识渊博,他十分重视数学的作用.他在绘画实践中,娴熟地运用了数学透视法原理.他写了一本谈透视法的书《绘画专论》.书中认为一幅画必须是实体的精确的再现,并坚信运用数学透视法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认为绘画也是一种科学,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的真实性.在达·芬奇的倡导下,学习和应用透视法成为欧洲画家们的自觉行动.
中国清代宫廷画师年希尧(?~1738)从青年时代起就对数学和制图技术有兴趣.他在北京时认识了一名意大利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年希尧向他学习了透视知识,并且从他那里得到一本讲透视的书,爱不释手.深入钻研的结果,他不仅洞悉原著,还了一些自己的创见.于是他以原著为基础,加入自己的见解,并补充了大量的图形,写成了《视学》一书,于1729年出版.
《视学》出版之后,年希尧觉得“终不免于肤浅”,于是继续研究.一边和郎世宁“往复再四,究其源流”,一边从中国古籍中寻找相关资料.经“苦思力索,补缕五十余图,并附图说”,于1735年出了修订版.
《视学》一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图形.图形分为两大类:直观图(立体图)和平面图.直观图从画法原理上看又分轴测图和透视图,平面图分二视图和三视图,其原理和现代工程制图完全一致.年希尧对于透视原理论述清楚,对于投影关系也处理得很好,他想象一个物体悬在空中,各点投影用虚线连接,一看就知道平面上的某个点是物体上哪个点的投影.
中国古籍中也有立体图和平面图的画法,始于东汉,现在能看到的如北宋时《武经总要》的兵器图、《新代象法要》中的天文仪器图、《营造法式》中的建筑图等,而且画得越来越好,但是总的来说还比较粗糙,缺乏透视原理的说明,因而显得不够科学.因此,年希尧的《视学》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在世界上也堪称早期画法几何的代表作,比法国数学家蒙日(Monge,1746~1818)于1799年出版的名著《画法几何学》早70年.的圆的面积为,我们用下面的方法推出圆的周长公式.
如图,设是一个正数,考察半径分别为和的两个同心圆所围成的圆环(圆中阴影区域).这个圆环的面积为.
可以看出,,其中是以小圆周长为长,为宽的矩形面积,是以大圆周长为长,为宽的矩形面积.
所以有,即.
若越来越小(趋于0),那么大圆的周长趋近于小圆的周长,且趋于0,因此我们看到.
从而.
同学们,你们能用类似的方法证明:假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数学-3.3反证法学案-北师大选修1-2.doc
- 高中数学-3.4.1对数的概念学案-北师大必修1.doc
- 高中数学-3.2数学证明学案-北师大选修1-2.doc
- 高中数学-3.4.2对数的换底公式学案-北师大必修1.doc
- 高中数学-3.4.3-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学案-北师大选修2-1.doc
- 高中数学-3.5.1对数函数的概念学案-北师大必修1.doc
- 高中数学-3.5.3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学案-北师大必修1.doc
- 高中数学-4.1.1-函数与方程学案-北师大必修1.doc
- 高中数学-3.5.3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二课时)学案-北师大必修1.doc
- 高中数学-3.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学案-北师大必修1.doc
- 高中数学《柱、锥、台和球的体积》文字素材3-新人教B版必修2.doc
- 高中数学《柱、锥、台和球的体积》文字素材4-新人教B版必修2.doc
- 高中数学《柱、锥、台和球的体积》文字素材5-新人教B版必修2.doc
- 高中数学《柱、锥、台和球的体积》文字素材7-新人教B版必修2.doc
- 高中数学《柱、锥、台和球的体积》文字素材8-新人教B版必修2.doc
-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实际问题中显身手》文字素材-苏教版必修5.doc
-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易错点剖析》文字素材-苏教版必修5.doc
-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考点关注》文字素材-苏教版必修5.doc
-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要点解读》文字素材-苏教版必修5.doc
-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高考连线》文字素材-苏教版必修5.doc
最近下载
- OIE规则和中国进展.ppt VIP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25.pdf VIP
- AP微积分BC 2024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Calculus BC 2024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一种环氧环己烷制备己二腈的方法.pdf VIP
- 标准图集-陕09J05 卫生间、盥洗室及洗池 09系列建筑图集.pdf VIP
- 2024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1湖南省电网销售电价表-附件1.doc
- 传动设备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起重吊装模块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pdf VIP
- 《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T244-2016》.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