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送来的大鲍鱼,新西兰人不要不要的.docVIP

地震送来的大鲍鱼,新西兰人不要不要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送来的大鲍鱼,新西兰人不要不要的.doc

地震送来的大鲍鱼,新西兰人不要不要的   第一眼看到这些人间美味,竟然想到的不是饕餮大餐,而是立刻拯救放生,真是奇怪的新西兰人。   新西兰11月14日的7.5级大地震,很多人的家园被毁,财富丧失,但换个角度看,也不是没有惊喜和收获。   比如,大地震以洪荒之力一举让沧海变桑田,在新西兰南岛的Kaikoura area地区,以前好几米深的海床,在大地震的撕裂下,突然抬起成为陆地,有的隆起到海平面两米左右的高度。   几乎就在一瞬间,大量栖息在海底的海洋生物,被一股脑儿掀到了海岸上。一些行动敏捷的螃蟹,则撒腿就走,果断地撤离到海里;但苦了那些行动迟缓的大鲍鱼和大龙虾,立刻暴露在太阳底下。   尤其是鲍鱼,个大,丰满,懒散,还一直搞不清楚情况,一摞一摞,仍紧紧趴附在已经是陆地的海床上。   大鲍鱼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对当地新西兰人来说,这应该也算是地震的补偿啊。大批民众闻讯而来,毫不费力抓捕捡拾这些大鲍鱼和大龙虾。   在新媒体时代,坏事挡不住,好事也传得快。很快,多支商业潜水队顶着余震的危险,也杀到了这片沧海变桑田的海滩。   大家都被这样密集和这样硕大的大鲍鱼惊呆了,与我们餐馆里见到的一小口一个的鲍鱼不一样,有的鲍鱼之大,让脸盆见了都会感到惭愧。   以往要收获这些美味,潜水员必须潜入海底,辛苦可想而知;而且捕捞量也有严格的限制。   现在,大鲍鱼们主动送上门来了,不及时将这些大鲍鱼清理走,在脱水环境中,它们也很快就会死亡,然后还会发臭发烂,污染海边环境。   总之一句话,这些大鲍鱼必须被弄走,人类的肚子,或许是它们最好的归宿。也算是两全其美吧。   但换个角度看,这些深藏海底多年的鲍鱼、龙虾,一夕之间将遭遇灭顶之灾,多少也有残酷。当不少人为它们的命运沮丧时,这些职业潜水员的做法却让很多人震惊了。他们说:不,我们不是来捕捞它们的,我们是来拯救它们的。   神转折   据微信公号“走进新西兰”描述:   所有职业潜水员一起来到岸边,娴熟的将一个个大鲍鱼从礁石上起下来,下一个人迅速将鲍鱼放回到海里,所有人分工明确,迅速并且井然有序的将鲍鱼和龙虾送回到海里。   当地渔民Tim McLeod说:“这是一场跟时间的赛跑,我们最大的担心就是不能及时把鲍鱼送回海里,他们离开水就只能活几天,特别是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甚至连几个小时都坚持不上。”   新西兰鲍鱼产业管理委员会极其重视这个地区的鲍鱼问题,并且现在已经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联手组织营救小组展开营救。   这个神转折确实有些大,我刚开始也跟不上趟,特意询问了在新西兰的同事宿亮,宿亮甩过来一个当地报纸的链接,没错,确实是真的。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潜水员和志愿者联手拯救搁浅的贝类等海洋生物。   参与营救这些鲍鱼龙虾的,除了这些职业潜水员外,还有数千名普通志愿者。   以至于新西兰鲍鱼产业管理委员主席Storm Stanley再三提醒:大家营救时千万不要图省事,因为鲍鱼吸附得很紧,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用刀将它们撬开,然后将它们扔到海里,但如果这样,它们很可能仍难逃一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小心翼翼用手将鲍鱼从礁石上剥离,扔进海里时尽可能确保它们正面朝下,因为鲍鱼无法自己翻身,姿势不到位,它们很可能死去,或者被其他生物吃掉。   既然是救,那就必须是真救,不能简单把鲍鱼放回水里,而要确保他们能存活下来。   之所以大家不顾余震危险,不去收拾一片狼藉的家园,而是努力拯救这些鲍鱼,是为了一个生态链的完整。   据说,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发言人的说法是:   “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单个体积这么大的鲍鱼,这么大的数量,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如果这些鲍鱼全都死在了岸上,那么这个地区将再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鲍鱼出现,甚至在今后的几十年中,这个地区都很难看到鲍鱼的身影了。”   当然,有些鲍鱼已搁浅时间太长,已经没法救活,政府也允许大家食用,但据说有限额,每人可以拿十个。   新西兰鲍鱼管理委员会也派出人员,帮助和指导拯救活动;同时还出动一架直升机,协助和监视整个区域。   当地报道引用一位Trevor Burkhart的海产商的话说,所有和他聊过的人,他们的看到这一景象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收获这些海鲜,而是尽可能拯救这些倒霉的鲍鱼和龙虾。   小感慨   第一眼看到这些人间美味,竟然想到的不是饕餮大餐,而是立刻拯救放生,真是奇怪的新西兰人。   最后,两点小感慨吧:   第一,肯定不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但他山之石,有时还是可以攻攻玉的。   这次新西兰地震的震级达到了7.5级,但实际损失其实不大,到目前为止,据说两人死亡;当然,5年前的新西兰大地震,也造成了100多人丧生。地震最大的损失,是房屋倒塌带来的人员伤亡。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