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高频交易对登记结算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思路建议.PDF

境内高频交易对登记结算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思路建议.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境内高频交易对登记结算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思路建议

境内高频交易对登记结算系统的影响 及应对思路建议 陈加赞 王鹏飞 摘要:高频交易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词汇。新《证券法》的颁 布、股指期货的推出、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的开通,使境内高频交易市场初现 端倪。登记结算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础性机构,应当如何看待境内高频交易市 场的发展前景?如何应对高频交易对登记结算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本文在文 献研究、问卷调查等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论摘要如下: (一)高频交易的定义。高频交易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瞬间提交和撤销大量 交易指令,在短时间内完成开平仓交易,且不持有隔夜头寸的交易策略。高频交 易与算法交易、程序化交易有一定联系,但内涵有所不同。从事高频交易的主要 是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所关注的核心因素是交易费用和交易速度。 (二)境外高频交易市场的发展。1998 年SEC 建立的监管框架Regulation ATS,为高频交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近年来,高频交易占美国金融市 场总交易量的比例稳定在60%-70%之间。 (三)各国对高频交易的监管回应。2010 年“闪电冲击”事件爆发之后, 美国市场监管部门对高频交易采取了规范与限制的态度;欧洲市场则提出“延缓 期”观点,以期限制高频交易带来的短期市场冲击;而其它处于高频交易发展初 期的国家,则纷纷采取措施积极推动高频交易的发展。 (四)DTCC 对高频交易的应对。DTCC 在面对高频交易时,并没有专门为之 出台相应的针对性措施,而是采取一种以完善稳定的结算系统应对变化多端的市 场环境的风险管理和服务策略,该策略在DTCC 业务扩张及2008 年金融危机之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境内市场的高频交易机会。境内高频交易还较大程度地受到了交易所 规则、交易费用、交易速度等方面的限制。但多数参与本文调研的机构均对高频 交易的境内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结合国际高频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预计境 内高频交易未来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1 (六)高频交易对登记结算系统的影响。高频交易策略会在日内产生大量的 交易行为,从而带来更多的价差和本金风险隐患;高频交易商对于交易速度的强 烈需求,要求登记结算系统在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多样化方面必须有所突破;高 频交易对精确交易与公司行为数据的需求,为登记结算公司带来新的业务机遇。 (七)对登记结算系统应对思路的建议。应对思路建议如下:1、优化结算 效率,扩大日间实时结算和逐笔全额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允许定制交收方式和 交收期;2、实现正统的DVP 模式;3、健全价差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结算互保基 金和盯市制度;4、拓展数据服务,有效利用公司的数据优势;5、完善担保品管 理制度,开拓新的业务模块;6、提高跨市场转托管效率,为跨市场套利交易提 供优质服务;7、拓展衍生品市场的相关服务,利用公司在场内市场的优势和经 验,尽快在场外市场服务中取得领先地位。 高频交易是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瞬间提交和撤销成千上万次 的交易指令,在短时间内完成开平仓交易,且不持有隔夜头寸的交易 策略。作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高频交易备受 各大证券机构组织的关注,也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 称之为金融市场上最神秘的力量。紧随国际金融市场的潮流,近年来, 高频交易策略的风潮在境内证券与期货市场也风行日盛,高频交易的 交易量已占欧美金融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境内市场上,以套利交易与对冲交易为主的策略性交易已经得 到萌芽和发展,策略性交易的日内高频化则是主要发展方向;2006 年新《证券法》的颁布、2010 年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2010 年融资 融券和2012 年转融通业务的开通,使境内高频交易市场初现端倪。 在境内外大趋势的推动下,券商与基金纷纷招兵买马,准备在高频交 易业务领域大干一场。已有多家机构乐观的指出,未来的十年是“对 冲基金的十年”。 然而,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许多与高频交易相关的重 2 大事件,如2007 年全球量化基金集体哑火,高盛涉嫌利用“闪电指 令”欺诈,2010 年 “闪电冲击”导致道琼斯指数千点大跌。一系列 事件引发了欧美监管机构对高频交易产生了质疑。在境内市场中,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