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上)公共.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上)公共

授课教师:朱蕾 授课时间:2012年秋 第一节 心理过程 感觉与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情绪 意志 第二节 心理状态 注意的含义 注意的品质 了解: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注意的含义 理解: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注意等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运用:综合运用有关心理过程和注意的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 人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 人的情感和意志起什么作用? 人的注意力重要吗?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好我们的注意力? 第一节 心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含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重要吗? 感觉剥夺实验(教材p59-60) 感觉在人类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4)感觉的代偿作用:某一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的现象 3.感觉的种类 知识拓展: 感觉的编码 视觉 个体觉察到的信息的80%来自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380-780毫微米的光波。 【视觉的特性: 色调---由光波的波长决定; 明度---由光的强度决定; 饱和度--由光波的构成成分决定。 色弱: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 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和局部色盲(如,红绿色盲) 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声波。 听觉的特性: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音响---由声波的强度决定; 音色--由声波的构成成分决定 味觉 定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粘膜时产生的感觉。 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的信息来自身体内部,包括: 机体觉:告诉我们内部各器官所处状态的感觉,如饥、渴、胃痛等; 运动觉: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感觉; 平衡觉: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关于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的感觉。 4.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如明适应——暗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听觉适应等。 感觉对比: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现象叫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 联觉: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暖色——冷色。 感觉后象:在感觉刺激停止作用后,刺激物的影像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做感觉后象。有正后象与负后象。 (二)知觉的含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等。 根据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的相符合情况,可将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错觉)。 不可能图形: 似动现象 图1 似动现象 图2 BBC墙板 图3:英格玛错觉 图4:水路螺旋 图5:圣诞节灯光 图6:英格玛之瞳 图7:布里奇特-赖利运动错觉 图8:布里奇特-赖利运动错觉 图9:大内错觉:前后移动你的头,并让眼睛在画面上转动,注意中间的圆圈和其背景互相独立的移动。 图10:大内错觉变体 图11: 帽针海胆 图12:旋转斜线错觉: 先靠近显示屏然后再往后移动。当你接近图片时,可以观察到辐射线逆时针转动。当你远离图片时,它们则顺时针转动。 图13:旋转斜线和英格玛的结合 3.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的影响因素: 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 二是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强的部分会掩蔽弱的部分; 三是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四是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觉者所具备的知识与经验。 知觉的整体性:图1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影响:一是知觉者的知识与经验;二是言语的指导;三是知觉者的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因素。 知觉的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