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在天柱断裂以后
写中国文人心态史,为什么要从战国文人心态写起 ?这不是说战
国以前 的中国没有文人 ,也不是说战国以前的中国文人无文化心态可
言。由于战国以前的文化主要掌握在 占统治地位 的王侯贵族手 中,因
而战国前的文人实际上也就是这些王侯贵族 ,战 国前的文人心态基本
上是统治阶级的心态 。只有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代 ,文人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于统治阶级之外的阶层或群体 出现 ,并 以自己的思想学说去
指导现实政治,以一种深沉 的历史责任感和真诚执著的情感态度去探
讨理想 的社会和人生 的时候 ,文人文化心态才 因此获得 了不完全等 同
于统治阶级心态 的特定 内涵 ,才可 以成为独立 的研究对象。而要描述
战国文人心态 的发展演变轨迹 ,揭示这个创造 了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
千多年、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辉煌成就之奥秘,就不能不讲清春
秋战国的时代特点,特别是要讲清伟大的文化巨人孔子的开创作用。
一 四百多年的时代主题
我们读 《春秋 》、 《左传 》、 《国语 》、 《战 国策 》等先秦史
籍,我们读近人编写 的历史教科书 、论著或小说家根据史书而创作 的
历史演义小说,我们看艺术家拍摄 的春秋战国历史的影视 巨片 ,往往
免不 了会产生一种深深 的茫然与困惑情绪 。因为这里的历史画面充满
了野心、阴谋、私欲 、篡弑、仇杀 、鏖战、游说 ,似乎所看到 的只是
四百多年 的熊熊战火 、四百多年流淌的血泪 。历史仿佛就是 由这些互
不关联 的带有极大偶然性的宫闱密谋、兼并争夺 、朝聘会盟等一系列
的事件所构成 。这实在令我们眼花缭乱、头脑 昏昏而不得要领 。如果
仅仅着 眼于一些历史表象,我们就无法深入到古人 的心灵之 中,就无
法真正理解战国文人心态 。因此 ,我们应该透过表象,深入到历史的
内核之中,把握春秋战国这四百多年的时代主旋律 。
拨开纷纷攘攘 的历史云雾 ,我们发现春秋战 国时代有一个一 以贯
之 的历史主题 ,这就是在周室衰微 的历史条件 下 ,重建一个政治清
明、秩序井然、人 民安居乐业 的一统天下。这个历史主题是春秋战国
四百多年 中华 民族仁人志士共 同追求 的政治 目标 ,是动乱分裂 的社会
表象之下的一股强大 的向心力,正是这股 向心力在制约着历史前进 的
方 向,在鼓舞着文人们去辛勤地探索,去从事历史的伟大创造 。
这种重建一统天下的时代主题是在此前文化传统的巨大影 响下形
成 的,具体地说,是上古三代关于一统天下的文化传统在感召着春秋
战国的文人们去奋斗去求索。
春秋战 国时代 的人们认为 :上古三代时期 曾经多次出现过政治的
黄金时代 ,而作为这种政治黄金时代 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天下一统 。这
个认识不一定符合历史实情 ,因为从考古上看 ,传说 中的三皇五帝都
还没有 出土证据 ,夏王朝也还 只有二里头文化一点残迹 。在上个世
纪,我们连殷商王朝 的史料都还很不充分,是殷墟 甲骨 卜辞的出土为
殷商王朝提供 了较多的考古证据 。但据当代学者研究,殷商时代并未
形成 由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统天下 ,它与各 国诸侯是一种不稳定的军
事邦 国同盟 的关系,殷商王朝只不过是充当盟主而 已。 因此历来被
人们尊信不疑的所谓上古三代一统天下的情形,极大可能是春秋战国
秦汉之 际的学者根据西周分封诸侯一统天下的模式而推想出来 的。准
确地说 ,我们所讲 的上古三代文化传统对春秋战 国的影响,在很大的
程度上是西周文化传统的影响。根据史籍记载 ,西周初年确 曾出现过
一个安定祥和 的政治辉煌时期 。武王伐纣胜利之后 ,分封 了一些 同姓
诸侯 国和异姓诸侯 国,中央王朝 以朝觐、巡狩 、会 同等制度保持王室
①参见王慎行 《文王非纣臣考》,《历史研究》 年第 期 ,第 页 。
与藩 国之 间的关系 。同姓 、异姓诸侯乃至于 四夷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亲
疏和地域远近而对 中央履行不 同的责任与朝贡义务 。中央与诸侯 国之
间在政治上是隶属关系,在宗法系统上又是大宗与小宗 的关系 。诸侯
与属下 的卿 、大夫 、士也逐层存在着这种政治与宗法 的双重隶属关
系 。大政治家周公在损益商礼的基础上制礼作乐,其 中礼是从外在规
定人们言行的规范,而乐则是从 内在激发人们 自觉遵守统治秩序 的情
感 ,从而将音乐艺术 的教育感化功能充分运用到政治伦理方面 。礼与
乐,一 内一外,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