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见死不救”入罪——再读法律与道德的定位.pdfVIP

驳“见死不救”入罪——再读法律与道德的定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驳“见死不救”入罪——再读法律与道德的定位.pdf

币 缝 上 和 一 公 a-m 品 u - 1 - m w - .~奋学研究 驳见死不救入罪一一再读法律与道德的定位 罗梦莎 摘 要小悦悦事件后舆论噜然,部分人主张将见死不救列入刑.,1左种做法真得能够阻止这些冷漠事件的再度重演吗?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命题,阐述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其次从三方面论述了见死不救入刑的不可操作性;紧接着道出几死 不救的真正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得出几死,不款不应入刑,反而却应将奖励见义勇为纳入法律的结论. 关键词道德法律见死不救见义勇为 作者简介z 罗梦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中团分类号:D9O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仰-0592(2012)03-011-02 -、引言 后却只得到我们也只是没有触犯‘见死不救罪而已的结果,行 2011 年 10 月 13 日下午5 点刊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 为人会怎么思考?萄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佛五金城里.2 岁女童王悦(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 不知地之厚也,但是行为人的脚踩在永远只是地平线上,那么他 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紧接着开来的另一辆车 们什么肘候才能感受到苟老夫子所谓的高度与深度1 举个 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 简单的例子,期末考试来11备,不管学生准备复习的战线拉得有多 童身边经过的十九名路人,十八名都对此冷眼漠视,只育最后一 长,临阵磨枪、挑灯夜战几天也好,勤勤勉勉,兢兢业业奋斗一学 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2011 年 10 月 21 日,小悦悦 期也罢,没有学生会觉得期末考试的成绩60 分足矣,学生期望的 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 时32 分离世.十八名路人被冠乏以 不仅仅是及格、达标而己,他们想要80.90 的高分.我们,生活在 冷血之名,并随即引起网络和社会的热议.大多数人将这一现 这个大社会中,总是希望有更高一点的追求与成果,高尔基曾经 象归罪于人们道德的滑坡,归罪于见死不救,于是,继2ω9 年三 也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 名大学生救入牺牲遭渔夫要挟后,人们再一次强烈要求见死不救 也就越有益。而如果当行为人冒着生命危险,不论是出于自愿还 立法入刑. 是强迫(法的强制性)得到却仅仅只是不违反法律底线的结果,这 ·那么到底该不该将见死不救入刑?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 样的结果,行为人还能发展得越快吗? 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将见死不救列入刑 (二)匿名效应 罚,实际上意味者道德的法律化,那么道德能否法律化?将道德 . 在责任高度分散和匿名的情景中,确定谁违反了见死不 与法律的关系理清是很有必要的,道德与刑法有着重大区别,道 救罪是极其困难的。事发现场多少范围以内算是案发现场?为 德体现的是‘人类的精神的自律,它的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 了分辨出某人到底属不属于见死不救者,划分一个界限是很有 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 必要的。但是实际情境中,这个界限又是很难界定的。大部分见 来发挥作用,而法律表现的是6 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宫是 死不救行为发生在公共领域,这些公共场合,人员密集,流动性也 由国家机关根据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靠 很强,如果有个歹徒挟持一个人质,从这一条街道一直走到另一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进一步,当我们透过表层探寻立法者的 条街道,那么这两个条街道的人都要被定为见死不救守在吗?案 立法目的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规无非是实现某种价值的工 发现场,也不免会有一些特殊群体一一老年人、儿童、病人、残疾 具,也体现了公平和正义的要求。其实早在法律产生之前,人类 人以及孕妇等弱势群体,这些人本身已经很需要关怀了,该不该 社会就是一个由道德调试的社会,而且,从法律的历史渊源来 将他们排斥在责任人之外7 如果要仲除在外,那么为了具体到 看,法律只是一种变异的道德,也可以说法律是道德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