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动词词汇语意分析表达模式与研究方法.PD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 5, No. 1 , February 2000, pp. 1-18 1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ociety of R.O.C.
漢語動詞詞彙語意分析:表達模式
與研究方法
A Lexical-Semantic Analysis of Mandarin
Chinese Verbs: Representation
and Methodology
* * +
張麗麗 、陳克健 、黃居仁
Li-li Chang*, Keh-jiann Chen* and Chu-Ren Huang+
Abstract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簡單扼要地介紹詞庫小組分析動詞語意的作法,包含了理
論部分以及分析的方法和步驟。這套理論架構是從實際分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
的,但尚未完全成熟。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分析了四十多組近義動詞和近
十組動詞語意場,並初步架構了一套由語意屬性組成的動詞語意表達模式。這
套理論和分析方法是建立在詞庫小組十幾年的研究基礎上,結合了眾人的力量
逐步完成的。
本文嘗試統合眾人的研究所得,設法銜接理論與語言事實,並詳細介紹我
們的研究方法。關於理論部分,詞庫小組已發表了許多篇論文。早期架構請參
考 Tsai 等人[1998] 、Huang 等人 [1998] ,最近的架構請參考Huang 等人 [見本期
刊] 。這些論文側重理論架構在學理上的探討,對語言事實涉及較少。本文則
採用較多的語料,設法將理論落實。此外,詞庫小組也發表多篇論文探討了幾
個特定近義詞組或語意場,像是 Chang 等人[見本期刊]探討情緒動詞、Liu 等
人[1997]探討「建、造、蓋」、Liu 等人[見本期刊]探討「投、擲、丟、扔」、
Liu 等人[1999]探討「趕、追」、以及Chief 等人[見本期刊]探討「方便、便利」。
本文也會綜合這些論文的發現以及其他未發表的研究成果在一個整體架構中。
*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 中央研究院 語言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2 張麗麗、陳克健、黃居仁
在文中我們將先介紹研究背景,緊接著進入主題,介紹理論架構的三個部
分,分別是 1)動詞詞彙語意的表達模式; 2)動詞詞彙語意的區分和詞義延伸; 3)
動詞詞彙語意和其他詞彙語意的結合情況。接下來,我們會詳列實際分析的方
法、步驟和範例。最後作個總結。
這篇文章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是將我們一再修正的理論和方法作個階段性
的總結,作為日後分析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是將我們的理念和作法介紹給大
家,希望能得到各界人士的批評指教。
In this paper w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Module-Attribute Representation of
Verbal Semantics (MARVS) and present in detail the metho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