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白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急办 呼艳宏 二〇一〇年六月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一) 一、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一般来说凡具有病原体且具有传播可能的疾病均可称为传染病,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传染病是指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病种(此为狭义的传染病)。 (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病人 病人体内通常存在大量的病原体,又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因此,人是重要的传染源。 2、病原携带者 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潜伏期、恢复期、健康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很多传染病是由动物→人 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 动物和人之间传播,有共同的病原体,人畜共患疾病如:血吸虫、狂犬病、布病。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二) (二)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除后,到侵入新的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一种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几种途径传播。 1、经空气传播方式: 经飞沫传播:抵抗力弱 只累及周围的密切接触者 百日咳 经飞沫核传播:飞沫核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至远处,耐干燥 结核杆菌 经尘埃传播:飞沫核分泌物落到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抵抗力强的病原体 炭疽杆菌芽孢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三) (2)经空气传播流行特征: 传染病广泛,传播途径易于实现,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免疫人群周期性高发; 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四) 2.经水或食物传播: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此途径传播。 (1)经水传播 饮用水和疫水 经饮用水传播特征: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病例终年不断; 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 停用污水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五) 经疫水传播: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 特征: 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发病有季节、职业和地区性; 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暴发或流行; 加强疫水处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生。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六) (2)经食物传播 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或受到病原体污染可引起传染病的发生。 特征: 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 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平息。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七) 3、经接触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 传染病与易感者直接接触传播:狂犬病、性病、布病。 (2)间接接触传播 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污染的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手足口病。 4、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伤寒、痢疾经苍蝇、蟑螂传播 5、经土壤传播 一些能形成芽孢的病原体(炭疽、破伤风)污染土壤后可保持传染性达十年之久。 6、医源性传播 艾滋病、丙肝。 7、围产期传播 (1)经胎盘传播 风疹、梅毒 (2)上行性传播 单纯疱疹病毒 (3)分娩时传播 淋球菌、疱疹病毒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八) (三)易感人群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成为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 1、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群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九) 2、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 传染病流行 每一种传染病流行后,因显性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持续较短时间,也可以终生免疫。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十) (四)疫源地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 单位较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十一) 传染病发病机理:病原体经传播途经进入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两个方面:(1)病原体的毒力,侵袭力,数量。(2)机体的免疫能力:当机体免疫力低下,病原体对机体组织直接诱导炎症,或引起变态反应使组织受伤,或病原体所产生的毒素引起机体功能紊乱而发病。 传染病的基本概论(十二) 3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的方式: (1)被清出。有二种形式起作用:自身的非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系统。 (2)隐性感染,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免疫应答,没有或有轻微临床反应,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VIP
- NB∕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 FLNG丙烷预冷双氮膨胀天然气液化工艺及动态特性研究.pdf
- 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一)、(二)、(三)题各20分,(四)、(五)题各30分)(一.doc VIP
- 2024智慧矿山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第5部分:测试方法及要求.docx VIP
- 商铺推广合同协议.docx VIP
- 心脏起搏器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大型球铁铸件浇冒口设计原理.pdf VIP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1-8单元单词默写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