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卫生服务之中医药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之中医药服务规范 2013-06-15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养生 大千世界 人各百态 体质辨识有助实施个体化诊疗及养生 高血压患者中医治未病服务流程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规范 糖尿病患者中医治未病服务流程 糖尿病的中医源流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范畴,早在2000余年前,《黄帝内经》已有对消渴病病因、病机、治疗的论述。 糖尿病古来有之,是古籍医书有迹可查的古老病种之一,古代医家在长期的诊疗实践当中,总结出了一整套详细而全面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法。 病因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 —— 五脏虚弱 —— 肾阴亏损 —— 阴虚火旺 —— 灼伤津液 —— 消渴。 2、饮食失节 过食肥甘醇酒 —— 损伤脾胃-—— 运化失职—— 积热内蕴 —— 化燥伤津,消谷耗液 —— 消渴。 3、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刺激 —— 气机郁结 —— 郁久化火—— 火热炽盛 —— 灼伤肺、胃、肾之阴 —— 消渴。 4、劳欲过度 房劳太过—— 损伤肾精 —— 虚火内生 —— 灼伤津液 —— 消渴。 病机 总病机:阴虚燥热 病位:肺、胃、肾 病变: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瘀密切相关。 糖尿病的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 《医学心语?三消》中说:“渴而多饮为上消,消食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消。”古人根据消渴“三多”的主要临床表现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分别涉及肺、胃、肾三个脏腑,从而逐渐形成了“三消”理论。 倡导“益气养阴”为治疗消渴的基本法则 提倡“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是防治消渴并发症病变的主要方法 上消 肺热津伤 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天花粉 黄连 生地黄 藕汁 中消 胃热炽盛 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生石膏 知母 生地黄 麦冬 牛膝 气阴亏虚证 症状: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消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 下消 肾阴亏虚 症状:尿频尿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阴阳两虚 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附子 肉桂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流程表 3-6岁儿童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流程表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一、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望诊 望面色 望形态 察舌 察指纹 察二便 望 面 色 正常面色:红润有光泽,略带黄色。 红 主热 证; 白 主寒证、主虚证; 黄 主脾虚或有湿浊; 青 主寒证、痛证、瘀证及惊风先兆; 黑 肾虚、寒证、痛症、淤血、水饮。 望 形 态 包括望形体和动态:观察儿童体形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 1、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2、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3、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察 舌 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 若舌质红、淡白胖大、紫黯有瘀斑,舌苔黄、厚腻、剥脱为异常。 察 指 纹 是儿科特有的诊法,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儿。 概念:是指从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 自虎口向指端分为 风、气、命三关。 正确的查看指纹的方法 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 察指纹 正常:淡紫隐隐,不显于风关以上。 辨证纲领: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 透关射甲:指纹穿过了风、气、命三关达到指甲的部位,病情危急。 察 大 便 正常儿童的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