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与鸟远古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人与鸟远古情

沈阳人与鸟远古情 沈阳人与鸟的远古情 在沈阳的市府广场,高高的耸立着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太阳鸟”雕塑,它就是沈阳地区的古老居民——新乐人所崇拜的图腾。 新乐人的图腾 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北陵公园西侧,新开河北岸的黄土高地上,因遗址上建有新乐电工厂的宿舍而得名,距今大约7000年。1973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七次考古发掘,在1978年5月进行的第二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一件碳化了的木雕艺术品。这件木雕艺术品全长38.5厘米,厚1厘米,由嘴、头、身、尾、柄五个部分组成,其造型恰似一只振翅欲飞的鸟,这就是新乐人的原始图腾。 它到底是什么图腾?多数学者认为是鹏鸟。庄子《逍遥游》中的神话故事可以启示我们,“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鸟是鸟的一种,它的体态比一般鸟大,飞起来犹如风起,很是威武。古人认为鹏又是凤的别名,把凤鸟当作祥鸟、神灵来崇拜。新乐出土的这支碳化木雕鸟,使人有“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之感,让人望而生畏,肃然起敬。 古史传说中记载,在三皇五帝时期,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族徽,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均为动物的变形。以鸟为图腾的记载很多,相传太皡氏姓风,是凤的别写;商族是用鸟作图腾的,《诗经·商颂》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有人认为玄鸟是凤;满族也以鸟作图腾,传说清朝始祖布库里雍顺是天女佛库伦吞神鹊的红果所生。东方夷人有以鸟为图腾的传统习俗,黑龙江兴凯湖附近的新开流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骨雕鹰头,距今6000年,居住在白山黑水一带的原始人们把叫作海东青的一种名鹰视为神圣之物,这和东方流行的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国外的古代社会,对鸟类的崇拜也很多,如埃及国王以神鹰为保护神,墨西哥土人也以鹰为图腾,不列颠人以天鹅、牛等为图腾。由此看来,图腾崇拜是一种带有世界性质的原始宗教信仰。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7000年前新乐的远古人们创造出了如此精美的艺术品,其价值不言而喻。在新乐人的心中,这种鹏鸟既是他们的祖先,又是他们的亲属和保护神,也许还是他们的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名称,和姓氏、人名、地名都有联系。 奇异的煤精制品 煤精制品 新乐遗址中还出土了一百余件煤精制品,形状特殊前所未有,有耳铛形(类似现代的跳棋子,以其形似汉代的琉璃耳铛而得名)、球形与泡形等,制作精致,打磨光亮,犹如新作,在国内其它新石器遗址中都未发现。经鉴定原料产自抚顺煤田西部的本层煤,是一种露头的烛煤。抚顺煤有两种:一种是由高等植物形成的,一种是由低等植物形成的。新乐遗址的煤属于后者,由低等植物藻类演变而来的,专家称之为“烛煤”。由于它比一般的煤硬度大,没有纹理,适于雕刻,人们又成为“煤精”。 沈阳至抚顺相距百里,当时又无交通工具,新乐人专门从百里之外采来煤精,精工特制,花费如此代价,显然不是一般的用品,经专家观察这三类器物共存,应有组合关系,有人推测其当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有的学者分析它应是和原始占卜有关的用具,或为一种祭祀用品。可见这种东西确实有种和当时人类息息相关的神秘色彩。纵观新乐出土的各种煤精制品,件件玲珑剔透,精美可爱,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据文献记载,我国煤的使用始于汉代,然而,新乐遗址出土的煤精制品距今7000年,虽然当时的新乐人没有意识到煤的真正用途,但这些雕刻精品却把中国煤精工艺的历史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特殊的工具——细石器 细石器 石器主要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与细石器三种,是早期先民赖以生存的生产与使用工具,其中细石器是介于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之间的一种石器制造工艺。它处在旧石器晚期,选用玛瑙、燧石等优质原料,采用间接打击法与压制法等新的工艺技术而成,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与地中海地区,在我国的辽河流域也屡有发现。 新乐遗址中发现的细石器共有160余件,其种类有石镞、石叶、尖状器、刮削器等。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利用细石器进行生产活动的呢?细石器的产生与发展和当时人类的采集渔猎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采用间接打制的手法,剥下狭长的石叶,其断面呈平凸或三角形,然后利用石叶加工成各种工具,即把剥下来的石叶镶嵌在骨、角或木柄上作为复合的生产工具或武器使用。在辽宁省博物馆的《辽河文明》展之《文明曙光》展中就展示了几件精美的新乐遗址出土的细石器。 [1] [2]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 辽ICP 通用网址:辽宁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厅 承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厅信息中心 “丹东后洼”带你走进玄冥世界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