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源自野生动物人类重大疾病
源自野生动物人类重大疾病中国这次遭遇SARS,国内及国外专家极力寻找病毒的来源,据最新的研究显示,SARS病毒极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果子狸。这就使得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野生动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根据医学、动物学等多学科联合研究资料,在野生动物如灵长类、啮齿类、兔形目、有蹄类、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共患性的疾病多达一百多种。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人类疾病和畜禽疾病来源于野生动物。如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等。鼠类可传染50多种人类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森林脑炎等。
据估计,有史以来,全世界死于鼠源性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各次战争的人数。自公元520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死于鼠疫的人数达1.5亿人。191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不到一年时间就有2―4千万人死亡,至今是人类一个刺心的伤痛。
回顾一下近段历史上所发生的人类重大疾病,也许对我们有一个警示。?
艾滋病病毒:?可能来自灵长类动物
关于艾滋病病毒的来源,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令人迷惑不解。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现在很可能找到了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或者至少是宿主之一――生活在非洲的非洲猴。
由于非洲炎酷的气候和潮湿的环境,各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在该地区的流行和发生十分普遍,且发展迅猛,并且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乡、村部落,性关系紊乱。某些地区的居民还有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用注射猴血来刺激人的性欲。还有学者认为,非洲猴生活在人类居住地附近,或成群结队于公园等场所,与人们嬉戏,有时会咬伤游客,这样就将猴的艾滋病病毒传给人,尤其多见于居住在扎伊尔的海地人。以后又由移居至美国的海地人将病毒传到美国,再通过美国这个世界各地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国家传播到全球各地。?
埃博拉病毒:?可能来自灵长类动物
1976年,埃博拉病毒出现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首度爆发就夺走270条性命。此后,这种病毒先后出现在加蓬、苏丹、象牙海岸,甚至英国。埃博拉病毒第二次大爆发是在1995年,245人死于非命。在发现埃博拉病毒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全世界死于这种病毒的人大约有一万人。事实上,由 于这种病毒多发生在非洲偏僻地区,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远大于这一数字。
最近,刚果西北部与加蓬接壤的地区再次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病毒。据刚果卫生部部长对媒体公布的消息,此次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附近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
?亨德拉病毒:来自狐蝠
1994年9月,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尼近郊的亨德拉镇,一个赛马场发生了一种赛马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疾病,导致14匹赛马和1人死亡。病原体被分离鉴定后,证明是副黏病毒科家族中的一员,后被命名为亨德拉病毒。当地对动物进行抗体检测,发现黑狐蝠、灰头狐蝠、小红狐蝠、眼圈狐蝠等四种狐蝠体内具有抗亨德拉病毒的抗体。此后,又在一只怀孕的灰头狐蝠生殖道内分离到了亨德拉病毒。
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马采食了携带病毒的狐蝠胎儿组织或被羊水污染的牧草所致。其次,马由于采食狐蝠吃剩的果实而感染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病毒在马群中的传播是通过感染的尿液或鼻腔分泌物,人由于与病马接触而感染。?
尼巴病毒:来自狐蝠
1998年9月至1999年4月,尼巴病毒在马来西亚首次爆发,导致成千上万头猪死亡,并在几周内传染给人,所感染的276人中有105人死亡。研究发现,尼巴病毒属于副黏病毒,在现有的副黏病毒科成员中,尼巴病毒与亨德拉病毒亲缘关系最近,被归为一个新属。鉴于尼巴病毒与亨德拉病毒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所以蝙蝠就成了首要的监测目标。马来西亚蝙蝠种类多样,包括至少13种食果蝙蝠和60多种食虫蝙蝠。对14种324只蝙蝠血清进行检测,其中5种(包括1种食虫蝙蝠)的21只蝙蝠有尼巴病毒和抗体。后来又从黑喉狐蝠尿液内分离到尼巴病毒,进一步证实了狐蝠就是尼巴病毒的自然宿主。
这次SARS的发生,研究人员从野生动物果子狸和貉身上查到的SARS样病毒与人类SARS的基因同源性高达99.8%。同时,研究人员还对野生动物经营者及高危人群(医护人员)进行了SARS病毒抗体检测分析,提示野生动物体内存在的SARS样病毒可能感染密切接触者,这项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人类SARS的源头及传播链提供了重要证据。2003年5月23日,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在深圳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SARS病毒溯源研究的这一重要进展。很多野生动物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病原体,比如象青蛙、蛇、穿山甲,身上会携带很多类似弓型虫、旋毛虫等寄生虫,以及一些人类尚未知的可能存在的病毒,但这些在动物体内却是正常的。动物携带的病毒、寄生虫等寄生在动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一般的煎、炒、烹、炸很难把它们全部杀灭。
例如猕猴,有10%―60%携带B病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