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10例诊治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易激综合征10例诊治体会

肠易激综合征10例诊治体会摘 要 目的:总结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治体会。方法:将临床遇到的10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经综合性治疗,7例好转,随访6例痊愈,无复发,其他病例症状均有减轻。结论:IBS的发病原因较多,精神与心理因素可能是综合原因的重要部分。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很重要。 关键词 IBS 诊治 体会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IBS患者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22~54岁,发病时间3~8年。其中有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等职业者。4例在家休息治疗,6例边工作边治疗。患病前曾有急性肠胃炎、排蛔虫、家庭纠纷及丧事、经济困难、子女落榜等历史,无手术史。 临床症状:①腹痛:呈隐痛或阵痛,不规则,部位不定,时好时坏,剧烈时卧床不能劳动,不久自行减轻或好转;②便秘:最多7天排1次,多数3~4天排1次,排出大便较干燥,自服缓泻剂即好转;③腹泻:每日泻3~5次,为稀便,无水样,无黏液及脓血便,泻后腹痛好转;④腹胀:自觉腹部有胀感,多在上腹部,劳动后加重,无气体排出,休息后自行好转;⑤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腹泻3~5天后出现便秘,便秘5~7天后又腹泻,便秘时间长于腹泻;⑥其他症状:有时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胃食管及流病(GERD)等症状,如食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但一直无发热、无黑便与血便等较重症状。 发病诱因:胃镜检查有2例表浅胃炎;1例胃小溃疡;2例排出蛔虫10多条,一直怀疑肠内还有蛔虫未排出,出现腹痛等症状;1例倒地后腹痛,检查无异常,无器质性病变,可他认为肠道有伤,常出现肠胃症状;1例邻居患结肠癌,肝转移去世,他害怕是肠癌,常出现腹部症状。这些并非是发病原因,很可能是发病诱因。 体格检查:10例体质中等,无肥胖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异。腹部检查:腹软无压痛,肝脾不肿大,无包块,其他方面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验,2例白细胞稍低,尿检无异常。粪检为黄色稀软便,无血及脓,3例见到少量蛔虫卵。全部查心电图及B超肝胆肾均无异常。CT检查7例、结肠镜检查3例、直肠镜检查4例,均正常。胃镜检查7例,诊断表浅胃炎2例,胃小溃疡1例,均无出血,程度较轻。 临床诊断: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10例均排除了肠道器质性疾病,综合分析诊断为IBS。 治疗方法:①做好心理治疗,改善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②内服匹维澳胺或得舒特。得舒特饭时服每次50mg,1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③舒丽启能,内服,每次20mg,1日3次。④普瑞博思,饭前15~30分钟服5~10mg,1日3次。④严重便秘者,可服果胶、燕麦麸等。⑤抑郁者给小剂量阿米替林,焦虑者给服安定;⑥试用中药治疗:莱服子12g,大腹皮30g,鸡内金15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30g,柴胡9g,枳壳12g,白芍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 结 果 10例经3~5个月的综合治疗,服西药者症状好转5例,减轻2例,无变化1例;服中药2例均好转,合计好转7例。1~2年后全得到随访与复查,有6例痊愈,未复发,另4例症状减轻。复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讨 论 IBS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清楚。动物实验证明,钙稳态失衡可导致平滑肌张力异常[1],平滑肌收缩改变,结肠波增加,肠运动加强,可发生腹泻,如水分吸收过度可发生便秘与腹痛。诊断的关键是要排除器质性疾病,特别是隐匿性的器质性病,防止延误病情。 治疗的药物,文献报道颇多,如调节肠动力、纠正内脏感觉异常、改善中枢情感改变、胆囊收缩素、胃肠微生态制剂等药物,任何一种药物的治疗,都有程度不等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应该是每个患者的重点。另外试用中药治疗2例,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戴芸,刘新光,谢鹏雁,等.钙稳态失衡在致结肠平滑肌收缩改变中的作用.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15-617.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