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光治疗痤疮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蓝光治疗痤疮120例临床疗效观察徐 阳 敖俊红 樊 昕 宋克敏
[摘要]目的:观察120例痤疮患者经407~420nm蓝光治疗后皮损及皮肤性质改变情况。方法:应用波长为407~420 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照射痤疮患者皮损,每周治疗2次,每次15~18min,8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做皮肤性质测试,观察痤疮皮损消退情况及皮肤皮脂分泌、水分、弹力度及毛孔的变化。结果:痊愈95例(79.2%),显效12例(10%),有效8例(6.6%),无效5例(4.2%),总有效率95.8%。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脂分泌明显减少,弹性增加,毛孔变细,面部水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波长为407~420 nm的蓝光照射治疗痤疮安全、有效,可以改善皮肤性质,减少痤疮的复发。
[关键词]痤疮;蓝光;皮肤性质
[中图分类号]R75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1―0080-02
痤疮(Acne)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面、胸、背部,形成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并且迁延反复,病程缓慢。2005年6月~2006年1月,我们应用蓝光治疗了120例痤疮患者,并采用皮肤性质测试仪对治疗前、后皮肤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痤疮患者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1~41岁,病程1~15年。病例选择排除以下情况:①使用过光敏性药物、患光敏性疾患、光敏性皮肤及精神病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⑧有皮肤癌倾向者。参考痤疮国际分类法,120例患者,其中轻度(Ⅰ级)18例,中等度(Ⅱ级)52例,重度(Ⅲ级)38例,重度~集簇性(Ⅳ级)1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未使用抗生素或已停用抗生素一周以上。
1.2治疗仪器:采用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系统(美国科医人公司),波长407~420 nm。Scalar Skin XP美容专用皮肤侦测软件系统(法国雅漾公司)。
2 治疗及检测方法
2.1治疗方法:每次治疗前彻底清洁皮肤,确定皮损程度及类型,拍照存档。照光前酌情给予针清治疗,尽量去除皮疹角质层、白头或黑头粉刺。对中、重度脓疱型皮损不做清理,避免炎症扩散。采用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系统(为高强度窄谱蓝光),总能量为55mw/cm2,照射距患处25cm左右,照射时间15~18min,每周治疗2次,8次为一个疗程。
2.2检测方法:在患者面部相同部位进行皮脂分泌、水分、弹力度及毛孔大小等皮肤性质测定。①皮脂分泌测定:应用油分测定海绵分别于面部T形区(额头,鼻周)及U型区(双侧面颊)的靶部位皮肤,轻按5秒钟吸取油脂,用皮肤性质测试仪测试,记录数据;②水分测定:应用电子水分笔测定靶部位皮肤的水分百分率数据,输入电脑并记录;③毛孔大小测定:以电子显微镜4cm2的面积为测试区,区域内测定可视的毛孔大小和数量,取其均数做记录;④弹力度测定:将皮肤性质?试仪的电子显微镜对准靶部位皮肤进行测定并记录。
2.3疗效判定:以皮损减少率来判断治疗效果。减少率=(治疗前皮疹数-治疗后皮疹数)/治疗前皮疹×100%。痊愈:减少率≥90%;显效:减少率为70%~89%;有效:减少率为30%~69%1无效:减少率<30%。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有效计。
2.4统计处理:应用SPSS软件对治疗前、后面部皮肤T形区和U形区的皮脂分泌变化量、皮损部位的皮肤水分、弹力度及毛孔大小变化量做配对t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治疗结果:120例患者经8次蓝光治疗后,痊愈95例(79.2%),显效12例(10%),有效8例(6.6%),无效5例(4.2%),总有效率为95.8%。13例患者疗效不明显,其中4例为Ⅲ级痤疮,9例为Ⅳ级痤疮。对痊愈的80例患者随访半年,6例(7.5%)患者痤疮有复发,多为散在的粉刺,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日常精神压力大,工作或学习繁忙,睡眠无规律等有关。
3.2皮肤性质变化:120例痤疮患者,经8次蓝光治疗后面部皮肤性质变化结果统计见表1。
4 讨论
痤疮的发生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有时也可伴发糠秕马拉色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痤疮丙酸杆菌为厌氧菌,可分解皮脂形成游离脂肪酸,促进皮脂腺分泌,而毛囊口上皮的角化过度,角质栓形成堵塞毛孔造成无氧环境,又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致痤疮反复发作。研究表明,皮脂是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的一种重要底物,其生成量与痤疮丙酸杆菌的数量呈正相关。由此可见,有效的抑菌方法和控制面部油脂分泌是治疗痤疮的关键。
应用407~420nm波长的蓝光照射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