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皮肤病举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皮肤病举例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皮肤病举例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肢淤积性皮炎 结节性红斑慢性荨麻疹 补阳还五汤是临床用来治疗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的名方,笔者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将其加减治疗皮肤科的多种疾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举案例数则如下。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朱某,女,75岁。患者于8个月前感冒后,右上肢内侧、腋下至肘关节之间,出现剧烈针刺样疼痛,2天后疼痛部位出现簇集的红斑、水疱,呈带状分布,在外院检查后诊断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20天后,疱疹消退,痂皮脱落,但疼痛不减,又经谷维素、美洛昔康等治疗,疼痛无好转,遂来我科就诊。诊见患者右上肢内侧带状疱疹分布区域刺痛,拒绝触按,色素沉着。舌黯红、苔白,脉弦细。证属气滞血瘀,治以理气活血,和络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生地、鸡血藤、忍冬藤各30g,赤芍15g,川芎5g,地龙、片姜黄、当归、桃仁、红花、丹参各10g。水煎服,每日l剂。15剂后,疼痛减轻,原方生黄芪加至60g,续服18剂后,疼痛完全缓解。 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而致,其疼痛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虚弱,机体修复神经的功能降低,一旦患带状疱疹极易留下后遗神经痛,且持续时间较长,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治疗上甚为棘手。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系年老体衰,毒热虽去,但正气衰微,则运血无力,可致血瘀,故皮疹退后仍遗留神经痛。治疗上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的同时,更应重视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方中重用生黄芪补气;生地、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地龙、鸡血藤、忍冬藤通络止痛,片姜黄引经通达上肢。通过扶正祛邪,使气足而血行,血行则气畅,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明显。 2 下肢淤积性皮炎 许某,男,72岁。双下肢静脉曲张30余年。近几年反复下肢轻度浮肿,晨轻午后重。双下肢坠胀疼痛、瘙痒,抓痕破溃不易收口,外周红肿,近半年来胫内侧皮肤紫黯破溃、渗出、结痂,周边色素沉着,以右下肢为重。舌黯、苔白腻,脉细涩。诊断:下肢淤积性皮炎。证属气虚血瘀,经络阻遏,治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清热解毒。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鸡血藤、忍冬藤、生地各30g,赤芍、怀牛膝各15g,川芎5g,当归、桃仁、红花、巴戟天、地龙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白及粉。14剂后,双腿肿消,坠胀疼痛减轻,生黄芪加至60g,加焦苡仁、丹参各30g,党参15g,续服30剂,渗出明显减少,上方加减服8周后疮面愈合,皮色逐渐变淡,嘱其夜间将小腿垫高,晨起用高弹力绷带缠裹下肢,并加强运动锻炼,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复发。 按:本病与中医的“臁疮”相似。此病常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位于胫前内侧缘者为“内臁疮”,位于胫外侧缘者为“外臁疮”。《医宗金鉴“此证生在两胫内外廉骨。外廉属足三阳经湿热积聚,……兼血分虚热而成,更兼廉骨皮肉浅薄,难得见效,极其绵缠。初发先痒后痛,红肿成片,破津紫水……日久疮色紫黑……又年久顽臁,疮皮乌黑下陷”。本病多因风寒湿热毒相聚或久站、久行、劳伤,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通,日久溃烂,诱发成疮。本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配党参补气升阳,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合当归、生地大补气血;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凉血活血,化瘀止痛;巴戟天温通肾阳;忍冬藤清热解毒;鸡血藤祛风除湿;焦苡仁利水消肿;怀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诸药配合,使疾病日趋康复。 3 结节性红斑 王某,女,60岁。患者半年前右侧胫前下部发现一圆形红斑,中央色深,有小结节,向外逐渐色淡,压痛不明显,双腿胀痛,活动后加重,膝关节疼痛,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病情未见缓解,反而逐渐加重。自诉从足底至小腹部冰凉难忍,夜晚尤甚,必需用电褥子加热方可缓解,双膝疼痛,口干口苦,心情烦躁,疲倦乏力,四肢不温。检查:双腿胫前散在数个红斑,大小不等,稍有隆起,其下可触及小结节,压痛不明显。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诊断:结节性红斑。证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温经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熟地、鸡血藤、忍冬藤各30g,白芍、怀牛膝各15g,当归、桃仁、红花、巴戟天、地龙各10g,太子参20g,川芎、肉桂各5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诸证明显好转,又进13剂症状消失。 按: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对称发生于小腿伸侧的炎性结节性皮肤病,类似于中医的“瓜藤缠”。本病系患者自身防御功能降低,病邪乘机侵入,导致气滞血瘀,瘀阻经络,而出现结节性红斑的瘀积表现,病久则正气虚衰,血行不畅,而瘀积表现更为加重。方用补阳还五汤基本方益气活血通络,熟地、白芍滋阴养血,巴戟天、肉桂温补肾阳,太子参补气,忍冬藤清热解毒,鸡血藤祛风除湿,怀牛膝引药下行。诸药合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