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发现唐郑乹意及夫人柳氏墓
西安发现唐郑乹意及夫人柳氏墓2012年5月27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郭杜产业园进行发掘时,发现一座葬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间的夫妇合葬墓,该墓出土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陶俑、铜镜、铜钱等器物百余件。
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南朝北,由墓道、3个天井、3个过洞、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图1)。
墓室平面呈方形,四角攒顶(穹窿顶),南北水平长300厘米,东西长328厘米,残高160厘米。墓室西半部埋葬墓主人夫妇,仰身直肢葬,骨架已朽成黄色粉末,仅残存头骨,夫人头骨可见有铜簪装饰。东半部则陪葬有大量的随葬品(图2)。随葬品有:灰陶罐、黄釉陶罐、鼓吹骑马仪仗俑、武士俑、文官俑、风帽俑、小冠俑、胡人俑、侍女俑、铜镜、铜钱、陶串珠、水晶串珠、铜簪花、青石墓志等(图3-1,3-2)。
彩绘骑马俑:俑头戴卷沿平顶帽,两侧下垂蔽耳,内着窄袖戎衣,双手原持有物,已佚。
彩绘骑甲马俑:形制独特。俑头戴尖顶盔帽,仅露脸部。上身肩甲戎衣,下着战裙,长靴踏蹬,左手作牵韁状,右手置于腹前。马亦披甲,背部设鞍(图4)。
幞头俑:幞头顶部宽扁,两角系于脑后,另两角反结于头顶上,上着对襟长衫,下穿褶,腰系带。
笼冠俑:笼冠宽扁,小帽低斜,穿交领宽袖衫,下着裳,右手置于胸前,左手下垂,长袖贴身后抛(图5)。
侍女俑:身材修长,秀眉凤目,高髻平阔、高耸如冠,身着长裙,裙腰高齐胸口,姿容娴静端庄。高髻是当时极为流行的一种发式,且样式变化无穷。如万楚诗句“托花向高髻”。其中更有卢微君的“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等,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高髻、高鬟的风采(图6)。
三段式神兽镜:圆形,镜面稍凸,宽边缘饰有双线三角纹、卷云纹及小连珠纹,半圆钮,圆钮座。钮座外横向两道凸棱镜面分为上、中、下三区。上区为高浮雕端坐的东王公与西王母,有两瑞兽分列两边;中区钮座两边分别列坐东王公及西王母,身边各有一侍者;下区中间部位为手执杖的东王公与一羽人,两旁分别环列瑞兽。之外为一隶体的铭文带,首尾以小连珠纹相隔。再外一周短竖线纹。铭文曰:“惟汉始兴,世有九长,东夫西母,九子显章幽,冻铜锡耳,金精,保守福禄,位父宜兄,男尊女贵,□(死)内璜璜”。直径15.7厘米(图7)。
墓志一合。由盖、志两部分组成,青石志。盖为方形盝顶,顶面抛光,素净无铭。刹面较窄,阴线刻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周围饰山石、草木、云气纹。志方形,志文楷书,27行,满行26字,共667字(图8)。
据墓志记载,墓主人郑意,字恭礼,荥阳人。官衔为鹰扬郎将(隋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改府兵制的军府名称,以骠骑府为鹰扬府,主官骠骑将军,改称鹰扬郎将,正五品),是系汉晋以来的名门之后。祖父郑伟,历任魏通直散骑侍郎、襄城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北徐州刺史、内军将军、荥阳太守、周仪同三司、内史大将军、江陵等十五州总管,(宜)、华二州刺史,少府赠大将军大都督、司豫洛相翼五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谥肃公;父郑大士,曾任周仪同三司、襄城郡开国公、骠骑将军、隋开府仪同三司、渠州诸军事、渠州刺史。墓主人于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四月十七日薨于府舍,享年五十二岁;夫人柳氏,隋昌州刺史之女,以大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十月七日卒于私第,享年五十七岁。大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正月廿三日合葬于雍州长安县高阳之原。
该墓葬带有明显的隋唐时代墓葬的形制特点。隋代高等级墓葬,多流行长斜坡式墓道土洞墓,且设有天井、过洞,天井一般口大底小,呈漏斗状,过洞均有收分。
北魏以来的丧葬文化及文物制度,经隋代沿袭、变革至唐代,在北方地区呈主流趋势。尤其在隋唐时期,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均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不但生时注重享受,“视死如生”的观念更为强烈,死后也要有大量的随葬品。因而在隋、唐时国力强盛时期,无论是帝王陵、贵族墓,抑或是平民百姓墓,随葬品种类很多,陶俑成为其大宗,突出表现墓主人的出行仪仗,骑马仪仗俑群成为流行元素。初唐时期陶俑体态较为清瘦,质地多为红陶,依然保留了北朝以来陶俑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物质条件的提高,逐渐在随葬品中呈现出积极向上、繁荣昌盛的社会风尚。随葬品的雕塑,通过具体的形象刻画,表现了封建社会兴盛时期广阔的生活景象。
唐初国家较为安定,经济也逐渐恢复,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将视线转向文化艺术领域。出土的铜饰及饰品,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安居乐业的稳定生活。因此该墓的出土为研究隋唐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编:魏佩)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菊花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doc
- 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SHR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影响.doc
- 菏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doc
- 菜品分级 速度精度两不误.doc
- 菘蓝种子萌芽习性初步探究.doc
- 菜价提高八毛 每月多赚九万.doc
- 菜品定价大厨大谈个中奥妙.doc
- 菜品增删去留 看我4步研究.doc
- 菟仙海蚣胶囊对腺嘌呤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Bcl-2、P53表达影响.doc
- 菠萝蛋白酶软膏对豚鼠三度烧伤酶溶痂作用观察.doc
- 2025至2030中国壳聚糖凝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射频可变衰减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组合机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手游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麻醉药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投资运作模式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电气隔离开关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精对苯二甲酸行业发展趋势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供电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异氟烷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耐高温涂料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