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赣县一起学生甲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doc

赣县一起学生甲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赣县一起学生甲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

赣县一起学生甲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512.61 R183 G478.2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129-02 【关键词】肝炎,甲型;疾病暴发流行;学生 2008年12月24日至2009年2月13日,赣县韩坊乡某小学发生一起甲肝暴发疫情。经调查,确定为密切接触所致,历时50d。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全部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并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同时调查相关影响因素。采集病人及相关标本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测。诊断标准与检验方法参照《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0-1997)执行。 用Excel 20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学校基本情况该校位于韩坊乡大屋村,有教学楼2栋,办公宿舍楼1栋,学生寝室4间(男、女生寝室各2间)。设学前班(大、中、小班)和6个年级共12个班,有学生603名,教职工22名,炊事员2名。在校住宿生119名,大部分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床铺是通铺,25~40人/间。学生来自大屋村、南坑村等6个行政村。 2.2发病情况该校学生共发生甲型肝炎病人21例,罹患率为3.48%(21/603),其中实验室诊断19例,临床诊断2例。病人症状普遍较轻,经治疗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危重和死亡病人。 首例病人蒋某,女,六年级学生,2008年12月24日发病。2009年1月1日韩坊卫生院检测为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血清抗HAV-IgM阳性,诊断为甲肝。病人无外出史,于2008年12月23日接种甲肝疫苗。家中及居住地无甲肝病人。 2.3临床症状 主要为尿黄(95%)、纳差(90%)、呕吐(79%)、乏力(74%)、巩膜黄染(72%)、皮肤黄染(47%)。 2.4流行特征 2.4.1时间分布 2008年12月24日-2009年1月13日发病8例,1月14-21日无病例发生,1月22日-2月10日发病13例,每日发病在l~3人之间,无明显的发病高峰期。 2.4.2人群分布患者均为学生。男生罹患率为3.2%(10/312),女生为3.8%(1 1/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05)。住校生罹患率为3.4%(4/119),走读生为3.5%(17/48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患者年龄最小4岁,最大13岁。 2.4.3班级分布在12个班级中,有11个班发现病人,五(2)班罹患率最高,为7.02%(4/57),各班的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6,df=10,P0.05)。 2.4.4地区分布6个行政村中,有5个行政村的学生出现病人,分别为樟坑村7.9%(3/38)、小坪村7.1%(1/14)、长中村6.7%(2/30)、大屋村4.2%(9/214)、南坑村3.5%(6/171)。 2.4.5传播方式2月12日,选择该校19例病人和54名健康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暴露因素主要包括:在校喝生水情况、喝水方式、在校吃零食情况、在校碗筷共用和放置方式、洗手习惯、与病人接触情况等。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曾与病人接触(OR=3.2,95%C/=1.0~9.5)与发病有关联;饭前洗手(OR=0.17,95%C/=0.04~0.72)、便后洗手(OR=0.08,95%C/=0.01~0.41)是保护性因素。 2.5卫生学调查 2.5.1水源该校生活饮用水来自2个水源:一为校内自备井水,用水泥板封盖,水泵抽入水缸后供教职员工及教师食堂用水;另一水源在离校约300m处的低洼稻田内,井深2m,用水泥板密封盖住后被田土掩埋,水井所在地可见很多杂草、垃圾及污泥,井水用PVC管引入学校内的一水池中,供学生饮用。 2.5.2师生饮水情况疫情发生前,该校未向学生提供开水,多数学生有喝生水习惯。教师无喝生水史。 2.6实验室检测 2.6.1血清学检查 21名病人中,抗HAV-IgM阳性19例。食堂2名炊事员经健康检查,HBsAg、抗HAV-IgM均阴性。 2.6.2用水卫生学检查 学生饮用水细菌总数为600CFU/mL,大肠菌群为23 MPN/100mL;教职员工饮用水细菌总数为760CFU/mL,大肠菌群为2MPN/100mL。均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7饮食史 学校有教师和学生食堂各一个,学生食堂面积小,无防蝇防尘设施,为住校生蒸煮米饭,并为少部分学生提供菜肴(与教师菜肴相同);大多数住校生从家里自带菜肴。学生平时有吃零食的习惯。在校内、校前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