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docVIP

黑龙江省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黑龙江省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摘 要】随着国家农业部对马铃薯产业化的优化调整,国内各地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我省一般种植面积较大,而且相对集中,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实现机械化。实践证明,实现马铃薯机械化栽培,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是今后马铃薯种植发展的方向和北方地区实现马铃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黑龙江省;马铃薯机械化生产 前 言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马铃薯年种植面积40万hm2。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二个马铃薯种植大省。后来由于内蒙古、贵州和甘肃等省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使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不断下降。就单产来说,黑龙江省马铃薯667m2产量一般在0.8~1.0t。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粗放等,为此有必要制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及三年内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前作收获后,要及时深耕细耙,耕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做到土地平整细碎。播前要灌水造墒,确保土壤底墒充足。 2.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推行薯、麦、豆类3年或5年轮作制度,预防土传病虫害。 3.配方施肥 施足基肥是马铃薯增产的关键。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因栽培地区、产量水平及品种等因素而略有差异。据试验,每生产1000kg块茎,需吸收氮(N)4.4~5.5kg、磷(P205)1.8~2.2kg、K2O 7.9~10.6kg。氮磷钾比为2.5:1:5.3。可见,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根据本地土壤养分供应量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马铃薯施肥比例大约为1:0.6:1.3,即需钾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按马铃薯目标产量每亩1500公斤计算,每亩需施纯氮7.5~8.3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11.8~15.9公斤,具体到田块施肥量,可根据目标产量适当进行增减。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播种时施入宝丰牌马铃薯配方肥(12-8-15)70~80公斤。 4.种薯处理 4.1精选播种 生产中应选择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的紫花白、早大白等脱毒种薯品种。同时,要求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80~125克、大小适中、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亩用种150公斤以上。 4.2切块或小整薯作种 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30~50克、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为宜,切薯前把5克高锰酸钾倒入盆内,兑水500克稀释,搅匀后把刀具放入盆内消毒,切薯时要从顶端竖着切,保证每个薯块上至少有2-3个芽眼,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每个种薯尽量多带薯肉。切块应呈三角形、契状,当切到病烂薯时,切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再用,以防传病。在切薯过程中,对于小于40克以下的小种薯可以直接做种使用,等种薯全部切完后,以25公斤种薯加0.5公斤草木灰拌种,装进编织袋内上下左右晃动拌种,不仅可预防病害,还能起到种肥的作用。 4.3催芽 催芽播种比不催芽增产10%以上。催芽方法为,在播种前10天左右,将种薯放在光线充足或有散射黄的房间内,室温保持在14-16℃进行晒种催芽,每3天翻动一次,同时去掉病薯等,10天后芽眼即可萌发。一般芽长0.5~1.0厘米为宜,催芽过程中对种薯要经常翻动,使之发芽均匀粗壮。催芽时,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5.适时早播 马铃薯在4℃以上就能进行生理活动,且在低温下生长的马铃薯芽比较壮实,因此可进行马铃薯冬播或早春播种。我区当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7~8℃时即可播种,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6.覆膜播种 川塬平地采用2BM-1/2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播前精细整地,播种时可一次完成施肥—播种—撒杀虫剂—喷除草剂—起垄刮平—覆膜等多道工序。一般垄面宽50~60厘米,垄高20~25厘米,用厚0.006~0.008毫米、宽90厘米的地膜4公斤左右。垄距1.1米,每垄播2行马铃薯,平均行距55厘米,小行距24~28厘米,行间播种呈三角形错开,株距25-30厘米,亩留苗4000~4500株。结合机械播种,每亩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马铃薯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