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系统抗病毒药物研究现状)
呼吸系统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华西医院呼吸内科 陈文彬 流行病学 SARS疫情:涉及32个国家 流行病学 SARS疫情 截止2003年6月12日止 全球报告8445例,死亡790例,涉及32个国家 亚洲14 个国家报告8087例,死亡757例 中国大陆:5328例,死亡343例 香港:1755例,死亡291例 台湾:688例,死亡81例 加拿大:238例,死亡32例 新加坡:206例,死亡31例 2004年 中国大陆新发:12例 流行病学 H5N1型禽流感疫情:涉及14个国家 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3月18日 流行病学 20世纪共发生三次大的流感疫情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 源于美国堪萨斯州 全球感染人数逾2亿,死亡约5000万至1亿 印度的死亡人数在1000万以上。 1957-1958年“亚洲流感” 源于中国贵州省 全球约100万人在流行中丧生,美国约6.98万人死于此次大流行 1968-1969年“香港流感” ?源于中国香港 美国约3.38万人死于此次大流行 流行病学 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引起的 几乎所有急性鼻炎是病毒引起的 鼻病毒(90% )、埃可病毒(10%) 90%的急性咽(喉)炎是病毒引起的 反复的病毒感染,在某些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儿童腺样体肥大 流行病学 下呼吸道感染 部分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病毒引起的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病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部分肺炎是病毒引起的 30-60%的CAP检测不到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部分AE-COPD,是病毒感染诱发的(74.47%) 副流感病毒(51%),合胞病毒(40%) ,甲型流感病毒(32%) ,腺病毒(28%) 病毒是哮喘的一种少见的变应原,病毒感染增加了哮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 应重视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如得不到控制 累及其他组织、器官 心肌:心肌炎 胰岛β细胞:1型糖尿病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炎、脑膜炎 消化道:胃肠炎 ------ 传染给其他人 继发细菌感染 为什么??? 应重视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应重视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应重视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应重视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应重视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应重视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 多数RNA病毒的复制,需要通过逆转录的过程, 而逆转录酶的活性控制逆转录的进程 如果抑制了RT,就能抑制这些病毒的复制 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又称唾液酸酶(sialidase),存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表面 NA的活性控制着流感病毒释放的过程 如果抑制了NA,就能抑制流感病毒的释放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病毒灵 化学名:吗啉胍 抗病毒机制尚未阐明 体外药效学试验显示了广谱抗病毒作用 临床研究没有显示比安慰剂更显著的抗病毒作用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病毒唑 化学名: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 利巴韦林可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目前大量循证医学资料,不能说明病毒唑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否有效 但雾化吸入的给药途径相对有效 利巴韦林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同时也可能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致畸;致突变;致癌;贫血;心脏毒性;使用期间应进行:血常规、生化和妊娠试验的监测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金刚脘胺 金刚烷胺可通过阻断M2蛋白,阻止病毒脱壳,使病毒RNA不能释放到细胞中,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但流感病毒可增大M2通道口径,从而产生耐药性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磷酸奥司他韦 商品名:达菲 系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经改构而成 其代谢产物奥司他韦,具有强的神经氨酸酶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释放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奥司他韦与神经氨酸酶的天然底物:唾液酸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对273例成年流感患者,起病36小时内开始奥司他韦单药治疗 疾病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没有缩短病程 改善了疾病严重程度 没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国外报道奥司他韦可缩短病程0.7-1.5天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不良反应 截止2006年11月23日,全球共报道103位患儿,在服用奥司他韦后出现精神异常,部分患儿自杀 制药公司最初回应,这些患儿的疾病本身可能导致高热惊厥,而出现精神异常 FDA就这一反应作出报告,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奥斯他韦可以导致精神异常,日本的不良反应病例系媒体报道后经心理暗示引起的群体性臆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