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目 录
1 引言 2
2 概念辨析 2
3 网络文学的特质 3
3.1 即时性 4
3.2 超文本性 4
3.2.1 非线性 4
3.2.2 互动性 4
3.3 超媒体性 5
3.4 自由的狂欢 5
3.5 喧嚣的游戏 6
3.5.1解构精神 6
3.5.2狂欢化倾向 6
4 中国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7
4.1 量多质低 7
4.2 题材狭窄 7
4.3 评论浮躁 8
4.4 版权模糊 8
5 结语 9
谢 辞 10
参考文献 11
赛博空间的众声喧哗——试论网络文学的特质和局限
摘 要:网络文学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等信息技术创作出来的、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它具有即时性、超文本性、超媒体性、自由性和游戏性五个方面的特质,其超文本性体现在非线性、互动性等方面,其游戏性又体现了解构精神、狂欢化倾向。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存在着量多质低、题材狭窄、评论浮躁以及版权问题。只有从理论上把握网络文学的特质和局限,注重与传统文学的互补和互动,才能使其朝着积极、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即时;超文本;超媒体;自由;游戏
Abstract : Cyberspace literature is work that us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multimedia network and web interaction, using Internet as media. It has fiv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instantaneity, hypertext,hypermedia,freedom and gameplay. low quality, narrow subjects, flippancy of comments and copyright issues, lie in the cyberspace literature. Only with a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 of cyberspace literature as well as emphasis on the complement and interaction with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yberspace literature can develop in a positive, healthy and regulated way.
Key words: cyberspace literature instantaneous hypertext hypermedia freedom gameplay
1 引言
赛博,即“cyber”的音译,意为网络。赛博空间即“cyberspace”,指信息、图像等在电脑之间传递时所处的空间。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的时代,网络成为人类继广播和影视之后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媒体,也是“读图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感官。我们不能忽视网络文学的存在,尤其是当代文学研究者更应该对当下最显著的文学现象保持一颗敏感的心。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诗阳、鲁鸣等人于1995年3月创办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1995年网络女性文学刊物《花招》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3.1 即时性
传统写作者在想和写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时空间隔,信息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流也有时空距离。而在网络书写时代,这样的时空间隔已不复存在,不仅“所书即所想”,而且信息的交流也同步化和即时化。从创作角度来看,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网络写手,大多是一气呵成并迅速上传发表。在网络文学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那样“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情形。从接受角度来看,作品一旦上传,读者就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点击、阅读、鉴赏与交流。这种即时的、快餐式产生的作品,很难保证其深度和价值,所谓“疾行无善迹”。但尽管如此,这却是网络文学区别于纸质文学的显著特色。
3.2 超文本性
“超文本”(hypertext)概念是由美国学者T.H.Nelson于1969年提出的,它是指一个没有连续性的书写系统,文本分散而靠连接点串起,读者可以随意选取阅读。他在《文学机器》开头这样定义“超文本”:“非线性的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联结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1987年美国计算机协会第一届超文本会议上,迈克尔·乔伊斯(Michael Joyce)发布了他的超文本网络小说《Afternoon,a storyAuthor-reader)。3.3 超媒体性
“超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