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次接线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次接线工艺

二次接线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电力传动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及非标准台、箱、柜内部的二次接线。 2. 引用标准: 依据GB725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GB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等标准制定。 3.工具及材料: 斜口钳、尖嘴钳、扁口钳、剥线钳、压线钳、4~10″一字螺丝刀、4~10″十字螺丝刀、6~7,8~10,12~14″活扳子、烫号机、打号机、75W电烙铁、试灯;导线、(单股和多股)、螺纹管、异型塑料管、尼龙扎带等。 4. 准备工作 4.1 领取二次接线图,熟悉接线图、技术要求及装置的安装布置。 4.2 按图纸规定的导线型号、规格及数量领料。在图纸无规定的情况下,也可根据导线截面型号、规格按下面要求进行选择: 4.2.1 在无特殊要求下,选用黑颜色的绝缘导线(GB IEC)。 4.2.2 固定线束最小选用BV1.5㎜2单股塑料绝缘铜芯线。 4.2.3 活动线束最小选用BVR1.5㎜2多股塑料绝缘铜芯线。 4.2.4 电流回路最小选用BV2.5㎜2或BVR2.5㎜2单股、多股绝缘铜芯线。 4.2.5 计量车采用BVR4㎜2多股绝缘铜芯线;PT车采用2.5㎜2多股绝缘铜芯线; 其他小车采用1.5㎜2多股绝缘铜芯线。 4.3 领取配线用辅助材料:包括各种冷压端子、尼龙绑扎带、过门波纹管及过门线卡及螺钉、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等。 4.4 将元件标签按图纸元件的安装位置粘贴在元件的左上方,特殊情况下可以例外(如高压柜安装板上装的空开元件,标识签在正下方,空开标识贴在正上方)。贴标签时,应以抹布清擦干净;要求各元件标签粘贴整齐,不得歪斜,不准贴在电器元件上。 5. 布线的工艺过程和基本要求 5.1 电器元件安装要求 5.1.1查看电器元件是否具有合格证,元件外表有无损坏,按二次接线图纸核对电器元件型号规格是否正确,方能进行安装。安装时注意安装是否正确,牢固。二次线路由是否打通(指:需通过预留孔的情况)。 5.1.2 仪表门上的电器元件按背视图进行安装,其他元件按正视图安装。 5.1.3 元件应该按照使用说明书安装,需要分离安装时,应保证安装前后操作位置一致(如转换开关,建议打到“0”后拆卸,)。 5.1.4按图纸要求选择端子,并按照端子排图纸要求依次将端子插入导轨,将导轨固定在导轨架上或者安装板上。 5.2 布线的基本要求 5.2.1根据需要试测路线长度,然后下线,并将下好的线束勒直。 5.2.2导线排列整齐美观,作到横平竖直。线束布置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接线后导线应留有一定裕量,外露部分不允许有交叉现象,更不能生拉硬拽。导线中间不允许有连接点。 5.2.3导线不应承受外力,以免在正常使用中降低使用寿命。 5.2.4 导线线束转弯处应有圆弧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线束应有线夹或固定座固定,以免受振动和冲击造成破坏。导线接线端应弯成U形缓冲环。弯制方向按螺钉旋入方向,特殊情况下例外。 5.2.5 线束的捆扎不得因捆扎力而降低导线绝缘。 5.2.6 跨越翻板或门板的导线或线束应留有活动裕度,并用缠绕管包扎,以防因运动或摩擦破坏导线绝缘。 5.2.7 穿越金属板的导线或导线线束,应有绝缘护套,穿越绝缘板的导线或导线线束应有防护性护套。布线时躲开尖锐位置。 5.2.8 过门地线不应过长,当门开至最大时,线刚好不紧绷。 5.2.9 接线座或电器元件的连接端子,一般不宜连接二根导线。必须连接两根导线时,应采取可靠的连接措施。 5.3线号管要求 5.3.1按接线图的规定,打印元件符号牌及异形管接线号管,线号管长度:端子板两侧25~30㎜,仪表门部分18~20mm,当线号管字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长。 5.3.2线号应清晰、正确、完整,不允许用线号笔进行涂改。 5.3.3能用线号机打印的线号必须用线号机打印,线号机无法打印的特殊符号应事先预留适量的空位后用黑色线号笔的细头补充完整,打错、穿错的线号应及时更换。 5.3.4水平布置的线号上的字,水平看去应为正字,垂直布置的线号上的字,应在向左侧扭头时看到正字。 5.3.5凤凰端子类端子的端子序号应统一放置在端子的左侧,即放在水平放置的端子排的下侧,需要手写的端子序号应用黑色线号笔的细头工整清晰书写,不允许涂改。 5.4接线要求 5.4.1导线线束一般不宜超过50根导线。 5.4.2使用同一张图纸接出的所有柜子接线效果应一致,元器件布置也应完全一致,包括端子排的排列位置和数量等。 5.4.3同一种柜型接线风格应统一,即同类、同型元件上的甩线方式应完全一致。 5.4.4剥线长度应长短适宜,不压线皮,不外露导体,线圈大小应合适,顺时针压入,与平垫紧密接触无明显外露。 5.4.5严格按接线图的位置甩线、接线,不得擅自变更左右、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