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立意知多少
作文立意知多少
1、文题呈现:
英国诗人瓦特 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
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①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
必将被时代抛弃。②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
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
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③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
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
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第二、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
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
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
赢。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同时,
竞争不排斥合作。
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
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
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
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2、文题呈现:
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
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
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
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
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
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
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
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从商人的角度:商人许金不酬,失信于人,最终遭到灭顶之灾,这里谈的是信用与承诺,
这仅仅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商人落水,渔夫拯救,本出于善心而行之善举,而商人
的悬赏则给渔夫单纯美好的举动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牟利的手段,偏离初始的
轨道而愈来愈现实与功利。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孩子学习本是出于兴趣,可当孩子取
得好成绩时家长的物质奖励,则让孩子偏离学习的初衷,而走向为奖励而学习的轨道。
从渔夫的角度:商人第一次落水,不假思索就去救助,善心善行可嘉可赞,而商人第二
次落水,渔夫由于之前商人的承诺没有兑现而不再相信商人,没有施以援手,虽情理上可以
1
理解,但从生命的高度去看,却值得商榷。见死不救固然不触犯法律,但从道德伦理的角度
却是责无旁贷的。
从“有人”的角度:“有人”即是我们常说的旁观者,愚昧、冷漠、从众,没有自己的
主见,听渔夫说这是一个不兑现承诺的人,所以可能心里也觉得商人罪有应得,而没有提出
质疑与不同看法,眼看着商人在水中挣扎而无动于衷。
3、文题呈现:
王元化生前谈到文坛时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周国平曾说:“生命平静地逝去,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都看不见,无声无
息。我多么厌恶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