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及中药功效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量元素及中药功效关系

微量元素及中药功效关系 微量元素和中药功效关系 更新日期:2011-05-17 点击: 谢学建 张俊慧 马爱华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中药的基本性能—其性味、功效、趋向(升、降、浮、沉)及归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揭示了中药的气味是有物质基础的,它包括两大体系:一是活性分子,二是微量元素。近年来,对中药中微量元素已作了一些研究,并揭示了微量元素在中药功效中确占有一定的地位。微量元素和活性分子在人体内起着相互协同、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作用,并参和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促进机体自身调节,达到新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对微量元素和中药功效研究作一综述(30种常用中药中Zn、Cu、Fe、Mn含量[5,6,7,8,9],见表1)。 表1 30种常用中药中Zn、Cu、Fe、Mn含量 药物类别 药 名 Zn Cu Fe Mn 药物类别 药 名 Zn Cu Fe Mn   淫羊藿 35.44 5.96 160.90 426.00 活 蒲 黄 34.6 12.1 720.3 -   巴戟天 19.10 1.82 629.50 54.22 血 五灵脂 43.1 10.8 666.3 - 补 肉苁蓉 18.13 5.50 461.60 30.98 化 荆三棱 31.2 2.1 104.00 -   仙 茅 87.52 12.75 118.90 154.20 瘀 莪 术 110.6 7.6 101.5 -   狗 脊 13.60 3.54 111.90 27.88 药 茺蔚子 25.2 11.1 304.5 -   锁 阳 13.18 9.18 258.80 15.49 重 代赭石 0.043* 0.033* 0.04* 0.04* 益 黄 精 218.7 47.00 290.00 - 镇 磁 石 0.14* 0.035* 0.56* 0.35*   当 归 21.80 8.00 614.48 24.22 安神 石决明 30.42 25.40 1158.4 35.45   地 黄 11.4 4.8 438.00 - 药 牡 蛎 26.12 16.43 861.51 310.40   川 芎 18.4 10.6 227.8 - 明 决明子 33.75 6.99 - 128.38 药 紫河车 25.2 11.1 364.4 -   青葙子 49.72 10.23 - 48.90   麦 冬 10.4 2.7 19.4 - 目 桑椹子 33.37 8.76 - 44.33   北沙参 17.3 11.0 130.90 -   女贞子 16.54 7.61 - 21.61   鳖 甲 136.82 10.51 265.40 130.20 药 菟丝子 19.10 3.44 - 7.78   龟 版 156.32 24.14 425.12 105.36   枸杞子 39.7 7.21 - 14.0   *煎出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单位为μg/ml;其它的单位为μg/g1 补益药   从表中可以看出,补血药中的铁、锰、锌、铜的含量较高。锌铜参和体内很多重要酶的合成,保证机体造血机能正常进行。铜加速血红蛋白和卟啉合成[1]。铁参和血红蛋白及某些酶的合成和血液的造血功能有关。锰也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以上说明了微量元素是水谷之气的一部分,可能是“气”的物质基础之一[2]。   在补肾药中富含有锌、铜、锰。锌、铜能维持内分泌机能的正常进行。缺少锌、锰可致性腺变化和功能紊乱、精子减少、不育,属中医肾虚证的范畴[3]。治疗阴虚病人多用生地、熟地、鳖甲、龟版、玄参、麦冬来滋阴降火,使体内cAMP/cGMP比值下降,而阳虚病人多采用附子、肉桂、肉苁蓉、威灵仙、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使体内cAMP/cGMP比值升高,使机体达到中医所讲“阴阳平衡”。六味地黄丸中均富含有锌、锰是其成为补肾专剂的依据之一[4]。 2 活血化瘀药   彭玉树等人研究发现,体内铜缺乏是引起冠心病的起因之一,同时动脉硬化患者的心脏及主动脉内锰含量减少。当锌/铜及锌/锰比例升高是两种患者机体症状的特点之一。发现活血化瘀药中以上两者的比例均低于患者体内的比例,许长照[10]等测得26种常用活血化瘀药的锌、铜比例为3.42,均低于Bower〔值11.4,陆生被子植物(以人植物性食物)平均值〕[2]。 3 重镇安神药   磁石含铁、钙、锰、锌等都高于代赭石,二者都有重镇潜阳之功,但代赭石偏于平肝,磁石偏于安神。研究表明,铁能导致人的神经精神行为的改变,缺铁典型的神经精神症状特征是“易激动”,考虑可能是由于缺铁使脑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降低,儿茶酚胺和/或5-羟色胺增高所致[11]。亦有证实缺锰可降低惊厥的阈值,使神经介质多巴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