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元璋的那些谜儿 - 安徽省社科联
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安徽师范大学 王世华
明太祖朱元璋尝集画工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乃命写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早有,而它工不能知也。(选自《菽园杂记·卷十四》)原来,第一通碑文是朱元璋“命臣下”所撰,但朱元璋看后“未称”,即不满意,所以“自撰”了第二通。好在这两通碑文都保存下来了。
第一通碑文进呈时,词臣有一前言:“奉天承运,大建武功,以有天下,实由祖宗积德所致,兹欲撰文,词臣考摭不周,则记载弗称,敢以上请。于是上手录大概,若曰……”
这就是说,此通碑文是词臣根据朱元璋的“手录大概”,加工润色,然后进呈的。其中有没有讲到朱元璋的出生地呢?有。此通碑文是这样说的:
“……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十年后复迁钟离之西乡,长兄侍亲.仲兄、三兄皆出赘,既而复迁太平乡之孤村庄……”
但此通碑文后未被朱元璋采纳,其原因并非是将其出生地写错了,而是如朱元璋本人所说:“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以为后世子孙之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世代见之”。原来是臣下撰写的碑文“粉饰”太多,未能将朱元璋家世的艰难写出来,“不足以为后世子孙之戒”,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才亲自撰写了第二通碑文。此是后话。朱元璋亲撰的碑文未写自己的出生地,一开始就写道:“昔我父王,寓居是方,农桑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而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
虽然第一通碑文被朱元璋所否定,但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它所写的朱元璋出生地应为可信的。因为臣下奉命撰文,在出生地这个问题上是决不敢有任何疏忽的,绝对是根据朱元璋本人“手录”的说法而写的。第二通碑文之所以未写出生地,主要是此碑为了祭祀自己的父母,似无必要非写自己的出生地不可。因此生于“钟离”,或“钟离之东乡”完全可以视为朱元璋自己说的。
“孤证不立”。有无其他证据呢?也有。还是《七修类稿》同卷“朱氏世德碑”条下载:“瑛旧于先辈大臣家,获朱氏世德碑一通,乃我太祖之手笔也,御制集中所缺。近又见《剪胜旧闻》,所载与此本有异,因借校观,讹者辨之,疑者存之,各于其下释焉。尚或字讹句漏,谨依原文拜录于左。碑云:……先考君娶陈氏,泗州人,长重四公生盱眙,次重六公、重七公皆生于五河。某其季也,先迁钟离,后戊辰(1328年)所生(《旧闻》本“所生”作“年”字)。先伯考有孙六人,兵兴未已(《旧闻》本“未已”作“以来”,是)相继而(《旧闻》本作“寝”字)殁……” “先迁钟离,后戊辰所生。”这岂不明明白白证明了朱元璋自己承认生于钟离吗!
1366年8月,朱元璋决定讨伐张士诚,在建康告祭大江之神时也说:“予生于濠梁,乃庶民也。曩因兵变,遂列行伍……”濠梁就是钟离,也即后来的凤阳。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持敕赴太原谕诸将,敕文中写道:“朕生长临濠,起义西乡,率众渡江,集兵养民于江左十有五年矣……”朱元璋反复讲到自己“生于濠梁”、“生长临濠”,这还不是铁证吗!
另外,朱元璋多次在各种场合都提到濠梁是自己的故乡,也提供了足够的证据。
我们再看朱元璋的儿子是怎么说的,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登上皇位后,奉他旨意修改过几次的《明太祖实录》最终被他认可。关于他父亲朱元璋的出生地是这样记载的:“……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父仁祖讳世珍,元世又徙居钟离之东乡,勤俭忠厚,人称长者。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
综上所述,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地,无论是其本人所说、所写、同时代人所写以及朱元璋的亲属所留下的记载,都是完全一致,这就是“钟离之东乡”,钟离隶濠州,濠州后改称凤阳。所以说朱元璋生于钟离、生于濠州、生于凤阳,实际是一回事。证据凿凿,不容置疑。
关于明光说。持此说者认为:“从朱元璋的自述,到灵迹乡、明光集、赵府等带有特殊信息地名的产生;从《陇西恭献王圹志》和《圣祖灵迹碑》等重要实物遗存,到流传于明光一带关于朱元璋的故事;从《泗州志》、《帝里盱眙县志》、《帝乡纪略》、《嘉山县志稿》的明确记载,到《凤阳县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诞生于钟离之东、盱眙县灵迹乡。至元五年(1339年),迁居于钟离县太平乡孤村庄。’以上事实无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这也是其他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说法,所不可能具备的充要条件。这些史料证据有力地证明了所谓‘钟离之东乡’就是明时盱眙县灵迹乡,即今天安徽省明光市。”
那我们就先看朱元璋的自述,《皇陵碑》明确记载:“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有何根据非要说“钟离之东乡”就是“盱眙县灵迹乡,即今天安徽省明光市”呢?元朝时,钟离县隶属濠州,而明光市地方隶泗州。如果朱元璋是生于“盱眙县灵迹乡”,他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而要说什么“钟离之东乡”呢?而且“钟离之东乡”当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086-2015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ocx
- T GAIA 031—2025 人血清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VIP
- 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铁路客运组织.pptx VIP
- 2025江苏苏州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工作人员招聘13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火车过桥问题课件.ppt VIP
- 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申请专项报告.docx
- YS_T 1092-2015有色重金属冶炼渣回收的铁精粉.pdf
- 主体结构验收汇报施工单位最新.doc VIP
- 05X101-2 地下通信线缆敷设(OCR).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