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种子生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种子生态

第十章 种子生态 教学内容 ——种子的生命循环 ——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 ——种子的休眠循环及自然萌芽 ——种子的生态适应 ——种子生态的应用 重点:种子散播的方式、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种子的生态适应 。 难点:种子的休眠循环及自然萌芽、种子生态的应用。 种子的生命循环包括种子的形成、散播、入土及从土中发芽形成新个体 。 植物繁殖种子的多少用繁殖体支出(即收获指数)衡量,所谓繁殖体支出是指种子重量/全植株的重量。 种子重量等于种子平均质量×种子数目。 种子的生产量因物种、地点及人为措施而不同 二、种子散播 种子成熟后通过散播离开母体进入土壤。 种子散播的方式一般分为自主散播和藉物散播。 (一)自主散播(autochory) ——指种子因本身的构造通过重力、弹跳或旋钻等方式而离开母体甚至进入土中。 1、主动弹播(active ballist):通过各种方式,如死组织的吸水、活组织的张力(如果实或种皮的膨压)等,主动将种子弹出去。弹出的距离因植物而异。如炸浆草、凤仙花、天竺葵等。 2、被动弹播(passive ballist):植物因外力的刺激而将种子弹出。如风弹播和雨弹播。 (二)藉物散播 1、水力散播(hydrochory):一般水生植物或沼泽地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多形成漂浮结构,以适应水力散播。适宜水力散播的种子有一个充气组织。 2、风力散播(anemochory):随着风力完成种子的传播。适宜风力散播的种子一般具有种子细小,或具有球状、羽状、翅状等容易随风飘散的结构。 在同样风速下可由已知种子的借风吹送距离来估算某未知种子的可能传送距离Vx:(其它条件不变,若风速加倍则距离也加倍) Vb/Vx = Sx/Sb 其中:Vb =已知种子b的最远距离;Sb =已知种子b的浮力;Sx =未知种子x的浮力 3、动物散播(zoochory):因动物的携带而传播的可再分体内携传播、外附传播 、口衔传播 等。 有助于种子散播的动物包括鸟、蚂蚁、扁蝠、爬虫类、鱼、及哺乳动物等(包括人类)。 (1)体内传播:即种子被动物食用,有些经过酸性消化液的作用后随粪便排出,被传播到远方。这类种子一般具有吸引动物的特征,如颜色、气味、丰富的营养、较大的体积等,如柑橘。 (2)附着传播:即种子黏附在动物毛发、皮革或体表,随其活动而散落在土壤中。这类种子一般有钩刺(苍耳)或黏性物质(车前草)。 (3)搬运传播:即种子被动物收集、隐藏作为食物,没有被取食的种子因发芽而实现了种子的传播,如松果等。 一、种子雨 (一)种子雨和种子影 1、种子雨: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从母体植株上散落的种子批称为种子雨 (seed rain),又称种子流(seed flow) 。 2、种子影:在种源附近被散布的种子,其空间分布被称为“种子影” 。 (二)种子雨的研究历史 种子雨的研究是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种子雨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过去对种子雨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群落种子雨的研究;二是对种群种子雨的研究。 1、种子的收集: 用种子雨收集器收集种子,收集器即可以随机散布,也可以均匀散布;收集时间一般从群落内第一株植物开花到所有植物种子散布完为止。 2、种子的鉴定: 一具用物理分离法,把种子与枯枝落叶分开,通过与种子标本相对照来确定种类; 二是通过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法来统计种子雨中的成分和数量。 1、种子雨的来源:主要为其上层植被中不同植物的结实,这些种子大多数来自附近的植株,也有少量种子来自于较远处的植物。 2、种子雨的降落形式 (1)独立散布:如豆科植物的荚果,果实开裂时依靠果皮扭曲的力量将种子弹出。 (2)风力散布: (3)附着散布: (4)动物散布: (5)原地散布: 对大多数种子植物来说,种子雨的分布具有二维空间的分布;但对附生植物来说,还包括垂直分布的三维空间。 在水平面上,种子雨的分布形状对种源来说应该是非对称的,如风向可把大多数种子带向顺风的一面,结果造成种子雨的分布就像一个地形图,有种子密度的顶峰,也有密度的低谷。 有两个因子用来描述种子雨:一是种子密度或数目与种源的距离;另一个是相对于种源的方位。 种子雨的物种组成取决于所在地植被的物种组成,种子雨的大小决定于各种植物的种子产量,不同植被类型的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存在差异。 (六)种子雨的时间动态 种子雨具有季节变化,一般分为起始、高峰、末期三个阶段 。 种子雨也具有年际变化。 影响植物结实的年际变化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植物内在的遗传因素。 如每年的气候条件特别是生长季降水量的不同。各种植物的结实能力会有一定的差异,从而造成种子雨密度的波动。 种子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取决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