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污染的确定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1] 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明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物资药品。因为在战争期间,防止战伤感染的药品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美国把青霉素的研制放在同研制原子弹同等重要的地位。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家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革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 此外,这些抗生素会直接杀死土壤和水体中的某些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在地球上已存在34亿年的微生物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王国,抗生素滥用所造成污染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甚至对它们造成毁灭性的的打击,比如土壤中促进有机物分解的细菌。这个会有什么影响,一时半会儿也还没个谱。 同时,抗生素还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有些将残留在动植物体内。有研究人员在胡萝卜体内测到了恩诺沙星、氟洛芬等3种抗生素。这些摄入了抗生素的动植物除了自身受到影响,还有可能危害到人类的食品安全。 它会使微生物和细菌产生耐药性,最大的恐慌莫过于《柳叶刀-传染病》杂志里提到的“超级细菌”。这类细菌实际上就是“超级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抗生素滥用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细菌耐药性提高的后果。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 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另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图2 部分国家地区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 1999年,国外学者Daughton最早提出了“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概念。同年,美国环保署研究与发展办公室开始了该领域的研究。这一类物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在传统的生态研究里很少受到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球环境展望(四)》中明确提出 必须考虑止痛片和抗生素等类别的PPCPs 对水 生态系统的影响。? 专家推测,在医药和生产领域对于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缺乏完善的药品回收制度,是水中频繁检出高浓度抗生素PPCPs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中国每年大约生产1300种化学原料药及化妆品,其中抗生素类PPCPs年产量在3.3万吨以上,中国药物产量的70%是抗生素,这个比例在西方国家只有30%。进入人体内的抗生素,被吸收治病的仅占20%左右,有70%至90%都会被排泄出来,然后通过生活污水进入环境。此外,动物和水产养殖业投入大、风险大,为了防止大面积生病死亡,养殖户往往要投放大量抗生素。 由于中国目前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尚不完善,每年因过期造成的药品浪费达1.5万吨,如果用5吨的大卡车来运,至少需要3000辆,大部分居民家中的过期或闲置药品等都是被随意丢弃,极易造成水体等环境污染。目前无论是药企采取“以旧换新”的公益性收购,还是部分城市建立的家庭过期药回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