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纯红细胞再障与促红素
纯红细胞再障与促红素的应用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解放军肾脏病中心 纯红细胞再障与促红素的应用(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 纯红细胞再障概述,临床表现及诊断 纯红细胞再障的系列报道 促红素品名及区别 纯红细胞再障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纯红细胞再障的处理 纯红细胞再障概述 在70年前就有报道 一种少见病,与多种疾病有关。但还没有发病率的确切数据 一种血液病,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减少 具有原幼红细胞几乎消失而其他两系正常的骨髓像 纯红细胞再障概述 近年来(1998)出现了应用促红素的慢性肾衰病人中发生纯红细胞再障(PRCA)的报道 大多与应用促红素α(Eprex?)有关 病因是在体内产生了抗红细胞生成素中和抗体 纯红细胞再障临床表现 促红素治疗相关性PRCA ↓ 促红素治疗效果下降,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 病人发生严重贫血,需依赖于输血 纯红细胞再障诊断标准 只有通过行骨髓涂片和血细胞计数才能明确诊断 需符合以下特征性表现: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 10,000/mm3 骨髓象中的原幼红细胞几乎消失( 5%) 原幼红细胞在早期即发生成熟障碍 能检测出特异性的抗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 纯红细胞再障的系列报道 2002年11月 考虑到40例有关应用Eprex?后出现PRCA的 病例报告后,欧盟要求把对Eprex?的警告加入SmPC 2002年2月 Casadevall等在NEJM的文章中描述了13个PRCA病人的 抗促红素中和抗体 2002年5月 FDA NEJM信函中报道了从1997年7月到2001年12月期 间的82个病例 - 其中4例发生在美国国内,为应用促红素α(Eprex?)之后 - 另外78例发生在欧洲,为应用促红素α(Eprex?) 之后 纯红细胞再障的系列报道 2002年5月 FDA在NEJM上的信中指出:促红素的用药剂量与纯红 细胞再障的发生无关 2002年5月 Casadevall和Mayeux在NEJM上报道了从欧洲,澳大利 亚,加拿大的39例病人血清中检测出抗促红素中和抗体 - 38例应用了促红素α(Eprex?) - 只有1例应用促红素β(罗可曼?) 纯红细胞再障的系列报道 ~ 02年5月31日 在应用Eprex?后共有141例可疑PRCA病 例,114例确诊病例 - 与通过静脉或皮下给药应用Eprex?有关 - 通过皮下给药途径的发病率高 促红素α相关性PRCA的病例报告 促红素品名及区别 促红素α Eprex? 安进公司,美国销售 Procrit 强生公司,美国销售(肿瘤) Eprex? 强生公司,美国以外 ESPO 日本麒麟 日本、中国 促红素β 罗可曼(Recormon) 罗氏公司,东南亚 (neocormon)欧洲 罗可曼?和Eprex? -显著差异 活性成分 结构 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配方 贮藏和使用的特殊注意事项 活性成分的区别 结构 促红素β和促红素α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异构体构成的差别 促红素β有6 ~ 7个异构体,促红素α有5个异构体 促红素β碱性异构体的比例比促红素α多 用IEF比较异构体的构成 活性成分的差别 皮下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 促红素β的半衰期更长 促红素β的血清浓度明显高于促红素α 促红素β的网织红细胞反应明显高于促红素α 生物学特性 促红素β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 小结:活性成分的差别 促红素β有不同的生物学、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 促红素β比促红素α半衰期长,血清浓度和网职红细胞反应显著高于促红素α 纯红细胞再障发生机制 多种因素(配方、储存) ↓ 促红素集聚或三维机构改变 ↓ 促红素抗原性改变 ↓ 刺激机体产生产生抗促红素抗体 ↓ 抗体与促红素结合,促红素耗减 ↓ 纯红细胞再障 影响纯红细胞再障的因素 配方的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