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件
斯宾塞对课程论的贡献 ⑴论证了近代课程的科学基础。他对于科学教育的论证和推崇,促进了英国课程的改造,影响欧洲课程的近代化。 ⑵奠定了分科课程的基本框架。他提出的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比较科学、合理。 ⑶通过论证课程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并且将二者联系起来,建立了重要的方法论。他强调教育与课程必须使受教育者能够立足社会、适应社会,他对于课程的论证是从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出发的,十分具体地阐述了个人生存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课程论发展趋势 ⑴从研究内容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⑵从研究方法上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⑶从参与主体来看,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决策、审议; ⑷从课程内容的来源看,随社会的发展而拓宽。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内容提纲(总课时:32) 第一单元 绪 论(2课时) 第二单元 课程概论(2课时) 第三单元 课程目标(1课时) 第四单元 课程内容(1课时) 第五单元 课程理论流派(1课时) 第六单元 课程设计(2课时) 第七单元 校本课程开发(2课时) 第八单元 课程实施与课程资源开发(2课时) 第九单元 教学概论(1课时) 第十单元 教学理论流派(1课时) 第十一单元 教学过程(2课时) 第十二单元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2课时) 第十三单元 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2课时) 第十四单元 教学组织形式(1课时) 第十五单元 教学模式(2课时) 第十六单元 教学策略(2课时) 第十七单元 教学艺术(2课时) 第十八单元 课程与教学评价(1课时) 第十九单元 课程与教学管理(1课时) 第二十单元 课程与教学改革(1课时)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略) 一、哲学基础 课程与教学的本体论基础。 课程与教学的认识论基础。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三、社会学基础 结构功能主义 冲突理论 参考教材⒈潘洪建.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 ⒉司成勇.小学课程设计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本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学习方法:主题发言、课堂辩论、课本剧、合作的课程开发。 阅读方法:精读+泛读 学习要求: 课程成绩:平时30%(作业+出勤),期末70% 书面作业(可参照要求自我监督) 1.读书笔记:《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1份。 2.述评:××教学模式(法)1份(文献综述,含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主要做法及其评价,3000字左右) 3.小论文:(题目自拟,要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3000字左右) 说明:题目2与题目3,可选作1题。 期末考试(闭卷) 课堂活动 讨论议题 什么是潜在课程,从哪些方面进行潜在课程的开发?学生在潜在课程开发中可以发挥什么的作用?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简练。时间为3~5分钟。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但最终无功而返。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尽力而为了呀!”兔子带着枪伤逃家后,兄弟们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牧师讲完故事后,又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要背诵的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压韵,难度非常大。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望而却步了。几天后,班上一个11岁的男孩站在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按要求背了下来,竟然一字不差。 泰勒牧师清楚,就是在成年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 何况是一个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