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到2014学年天然高分子作业整理
2013到2014学年天然高分子作业整理
比较木素在烧碱法,烧碱蒽醌法,硫酸盐法及酸性亚硫酸盐法中裂解的反应历程。(断裂键型的比较)
答题要点:
1)烧碱法:蒸煮过程中,木素大分子中酚型结构基团的α-芳基醚键,α-烷基醚键断裂,形成亚甲基醌中间物;非酚型结构加在α-碳原子上连有-OH的β-芳基醚键也可以断裂,形成环氧化合物的中间物以及苯环上芳基甲基醚键断裂。4种主要醚键的断裂,均导出新酚羟基,增加木素的亲核基团使反应得以继续进行,同时伴随着脱芳基,脱烷基,脱甲醛等反应,使木素大分子逐步溶解而溶出。
2)烧碱蒽醌法:在NaoH蒸煮过程中,蒽醌氧化碳水化合物,被还原成蒽氢醌,蒽氢醌被木素氧化又可再生成蒽醌。蒽氢醌与木素的亚甲基醌发生反应,促进了木素β-醚键断裂而形成碎片,溶于碱液,从而加速了木素的脱除。与此同时,还可防止剥皮反应,提高纸浆得率且节约烧碱。
3)硫酸盐法:该蒸煮过程包括了木素在NaoH溶液中的基本反应,除了四种主要醚键的断开之外,还能促使酚型结构单元的β-芳基醚键断开。这几种反应,都析出酚羟基,增加木素大分子的亲液性,使得木素的降解反应继续。
4)酸性亚硫酸盐法:在该蒸煮方法中,不论是酚型还是非酚型结构的β-醚键和甲基芳基醚结构都是稳定的,主要是发生α-碳原子的磺化与缩合。
2、超临界氨制浆法在制浆清洁化生产中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
1)超临界氨制浆法:在185-190°C,8-10Mpa的压力下,氨达到超临界状态。木素可在其中溶解,从而使纤维得以分离,实现了造纸的制浆过程。经试验,改纸浆达到了工业及生活用纸的纸浆质量要求。系统中的氨可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木素回收后可作为化工原料,有机养分及氮肥进行综合利用。
2)超临界氨制浆技术实现了制浆的清洁化生产,属于绿色化工的前沿课题,与无氯漂白结合将是造纸工业的一次不小的革命。
3.如何进行纸浆的漂白?
答题要点:漂白是进一步脱出木素,提高纸浆白度的必要阶段,从总体上分为氯漂和氧漂,氧漂又分为H2O2漂白,O2漂白,O3漂白。氧漂是未来纸浆漂白的发展方向,有二氧化氯、次氯酸盐、氯气等。
什么制浆?
答题要点:制浆就是把纤维细胞从粘结状态分离成能被流体输送的纤维悬浮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说克服或削弱木素对纤维细胞的粘结作用,即是制浆的作用,也是纤维得以释放的前提。也是制浆的目标。
5、提取木素的难点和方法有哪些?
答题要点:
1)难点:木素不稳定,易受温度,酸性试剂,有机溶剂或机械作用,故提取的难点在于使其尽可能处于未变化的状态,且能代表全部木素并有高的收率。
2)方法:按基本原理,大体分为两类,一为可溶性木素,即使木素本身或使其变成木素的衍生物而溶解,在使其沉淀并精制;一为不溶木素,既使植物中木素以外的成分溶解,使木素作为残渣而分离。具体方法略。
6.描述木素的结构单元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题要点:1)木素的结构单元分别为:愈疮木酚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对-羟基苯基丙烷。2)分布:就浓度而言,复合胞间层最高,次生壁较低;就含量而言,次生壁含量最高。
具体比例
7.在施胶及染色中如何利用扩散双电层?
答题要点:
1)扩散双电层理论:纤维素本身含有极性集团,使纤维素纤维在水中表面带负电,因而在水中引起一些正电子在纤维表面由近及远的浓度分布,随与纤维表面距离的增大而浓度降低,从而形成了吸附层和扩散层,即为扩散双电层。在双电层中,存在电极电位和ζ—电位,其电位大小与电解质浓度和溶液PH值有关。
2)纤维表面的电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制浆造纸中一些过程的条件,如施胶,加入电解质—矾土,降低ζ—电位直至为零,从而达施胶的目的;染色时,可用碱性染料直接染色,若用酸性染料,则需加入明矾,达染色目的。
8.什么是润胀与解吸?说明吸附滞后现象。
答题要点:
1)润胀,分有限润胀和无限润胀,纤维素有限润胀原X射线图消失,出现新的X射线图;无限润胀就是溶解,纤维素原X射线图消失,但并不出现新的X射线图。
2)解吸:大气中蒸汽分压降低时,纤维素吸附的水或蒸汽释放的过程。
3)吸附滞后现象: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纤维素吸附的吸着水量低于解吸时的吸着水量的现象。可解释如下:吸湿过程中,纤维素无定形区氢键不断打开,被纤维素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所代替;在解吸过程中,纤维素无定形区氢键重新形成,但由于受内部阻力作用,纤维素与水分子间的氢键不能全部可逆地打开,故产生吸附滞后现象。
9.纤维素衍生物制备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答题要点:组成纤维素大分子的每个葡萄糖基中含有三个醇羟基,从而使纤维素有发生各种酯化,醚化反应的可能,通过这些反应能够生成许多有价值的纤维素衍生物。反应前纤维素应预先经过润胀。
1)酯化反应,纤维素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反应能生成酯衍生物,最重要的是纤维素的硝酸酯,醋酸酯和黄酸酯。他们是生产人造丝,薄膜,塑料,涂料的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生)大豆蛋白质的制取和加工201004.doc
- (孙宝福)集成套筒扳手制作.doc
- (英文版)《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2009年7月版)》.doc
- (完整)读句子记单词8周40天背完7000词.doc
- (消费导刊200808)山东半岛造船业在红火发展中培养核心竞争力.doc
- 001一些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doc
- (高等数学)偏微分方程.doc
- 007半自动曝光机操作指示1.doc
- 01214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马斯平.doc
- 012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注册及报送情况表.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