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及社会》给学生一个动态生成课堂.doc

《品德及社会》给学生一个动态生成课堂.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及社会》给学生一个动态生成课堂

《品德及社会》给学生一个动态生成课堂曾有人把孩子的心田比作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播下思想、行为的种子,便会有良好品德的收获。《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正如同一颗种子,通过激发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认识、训练道德行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紧扣课程性质、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关注并牵手儿童现实生活,重视儿童的个性体验和感悟,营造“润物无声”的有效教学活动意境,就能让美好的道德之花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多彩的园林、求真的殿堂,师生生命成长的摇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结合新教材凸现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化的特点,努力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教学的基本设计理念,力争《品德与社会课程》取得最大的实效。 一、精心提炼贴近生活的题材,为实施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德育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牢牢确立儿童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有效教学理念,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明确编排意图、了解学生学情、全面正确地把握好每一课的目标,精心筛选、提炼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德育资源,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设计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使品德教学活动内容“走进”儿童生活,使生活“融入”课堂教学,才能为有效开展品德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说一说自己的寒假见闻,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我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当然,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促进儿童的发展,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为此,教学取材还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不断关注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积极搭建学生情感交流互动的平台,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道德水平发展。 二、创设体验式的课堂主旋律,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以我们必须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喜闻乐见的道德体验活动情境,以此谱写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从而打破传统的书本教学造就的“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的局面。 创设体验式的课堂主要有以下途径:巧设活动情境,激发体验欲望;关注探究过程,实现互动体验;重视激励促进,蕴涵情感体验;走出学校课堂,拓展生活体验等等。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体验,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道德思维,使得学生的言行举止与道德认识形成和谐的统一。 再次,要给学生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真实情境和教育契机,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互动的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态下真实地敞开心扉,放飞思想,体验激情,真切地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三、牵手综合性生活实践活动,在生活体验中彰显德育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最具有“开放性”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是学生道德养成的摇篮,来自生活的真切体验胜过读万卷书、听万句话。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应紧紧牵手综合性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体验热情、放飞希望、收获人生,让德育课程彰显其应有的实效性。 例如北师大版《爸爸妈妈教育我》和《我懂事了》等课,可引导学生结合教师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拓展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亲情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