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姚建萍 针尖上芭蕾舞者
姚建萍 针尖上芭蕾舞者一根细针,几缕丝线,经过她的纤纤素手,变幻出人间百态,世象万千。她就是被联合国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苏州绣娘姚建萍。在继清末“刺绣皇后”沈寿、当代苏绣大师顾文霞之后,姚建萍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苏绣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在苏绣艺术中长大
“姑苏十二娘”中,绣娘是最典型的代表。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列中国四大名绣,是吴文化中华彩绚丽的组成部分。苏州有十万绣娘,特别是太湖之滨的镇湖、木渎等乡镇,上至八旬老太,下至青春少女,都会描龙绣凤,仅姚建萍出生的镇湖镇就有八千绣娘,依然承袭着“户户有绷架,家家会刺绣”的民风。
耳濡目染,出身农家的姚建萍,8岁就跟着母亲拿起绣针。一针一线间,她爱上了苏绣这门古老的技艺。当别人家的孩子嬉戏玩耍时,姚建萍总是缠着妈妈教她绣花,她可以每天花上十几个小时来研究手中的刺绣,这对她来说是最大的享受。11岁那年,姚建萍用一个暑假在领带上完成了一只七彩凤凰,让收货人惊得目瞪口呆。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没过几年姚建萍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绣娘,她的绣品也成了抢手货。
随着技艺的提高,姚建萍对刺绣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她开始观摩苏绣前辈的传世佳品。到沈寿故居参观,走访刺绣名人,查历史资料。看到大师们的作品,她感受到那里面都有灵魂。满怀着对刺绣的热爱,姚建萍决心在刺绣艺术上闯出一条新路。她到苏州工艺美校的校办厂干了三年,较系统地学习了苏绣的针法。
随后姚建萍放弃每月上千元的收入,为刚出生8个月的女儿断了奶,赴苏州拜师学艺。她的执着打动了苏绣大师徐志慧,向她敞开了艺术的大门。徐志慧是第二代苏绣大师顾文霞研究所的苏绣专家,培养过很多学生,姚建萍去她家学艺一个月,她就喜欢上了这个认真刻苦、悟性又好的徒弟。4年时间,无论酷暑严寒,姚建萍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在姚建萍看来,学艺以前,她的绣品只是平面的、象形的、呆板的,在徐师傅的指点下,使她领悟到刺绣要把绘画的美学、摄影的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融会贯通,使自己的作品有了形象生动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绣一片树叶,也要绣出立体感、生命力,绣人物既要形似,又要神似。
褪茧化蝶的华丽转身
苏绣中最难的是人物肖像绣,姚建萍决心在人物肖像绣上求突破。她倾尽心血绣制的《沉思》大幅绣像,由于配色精妙、针法独到、线条细腻,周恩来忧国忧民的高风亮节跃然于丝帛之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因此《沉思》在高手如林的赛事中脱颖而出,获全镇刺绣比赛一等奖。这使姚建萍充满了信心,接着一鼓作气完成了邓小平绣像《伟人的风采》和精微绣《吹箫引凤》。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98年6月,姚建萍带着她的《沉思》、《伟人风采》和《吹箫引凤》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博览会。这三幅刺绣作品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不少人噙着泪花在这三幅绣像前久久凝视,最后三幅作品均获得金奖。从此,姚建萍的人物绣像成了民间艺坛上的一个亮点。
2002年,姚建萍应邀为南京大学百年华诞创作9位人物的群像仿真绣《高山流水校友情》。如此大规模的人物群像仿真绣在苏绣史上是个新纪录。姚建萍为了顺利的完成这幅作品,仔细研磨江泽民与8位校友座谈时照的那张老相片。由于年代久远,从照片上只能隐约看出9位人物的大概轮廓。困难并没有让姚建萍退却,她根据当时会晤的气氛细细揣摩各个人物的脸部表情,并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将9位人物的表情动作细致的描绘出来。
经历了整整135个日日夜夜,姚建萍和她的38位绣娘用色1650种,引线4000余公里,最细的丝线劈成64份,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完成了这幅巨幅作品。《高山流水校友情》浸透了姚建萍和绣娘们的心血和汗水,她们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创造了一个奇迹!
一次次的成功给姚建萍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在全国“双学双比”十年成果展上,胡锦涛总书记与姚建萍亲切交谈,称赞苏绣“是民族的瑰宝”。姚建萍还凭借《蒙娜丽莎》、《世界和平―百鸽图》和《父亲》三次获得全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三次获此殊荣在全国只有姚建萍一人!
姚建萍翩翩起舞的脚步,是踩踏在刺绣针尖上的。针尖很小,但是姚建萍的舞台很宽很远,她的心也很高很大。她脚下有坚实的大地和深厚的苏州历史人文底蕴,有苏绣源远流长的2500多年的丰厚积淀。她千针万线扎破陈旧的观念和桎梏,在痛苦中滋养自己,只为羽化成美丽的蝴蝶。
让民间奇葩开得更艳
姚建萍不仅让苏绣被国人瞩目,也让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遨游宇宙。姚建萍的“马哈蒂尔”、“董建华”、“何厚铧”等作品架起了世界各国友谊的桥梁。国际著名和平使者陈香梅女士为姚建萍亲笔题词“巧胜天功,如诗如画,神采飞扬,难得难得”。反映56个民族大团结的作品《我爱中华》巨幅绣品,竟搭载卫星,遨游太空,创造了中国刺绣史上的又一辉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