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不典型肠套叠29例临床研究
小儿不典型肠套叠29例临床研究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肠套叠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小儿不典型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9例仅具备小儿肠套叠典型4项症状的1项或2项,腹部B超检查有助小儿肠套叠早期诊断。结论: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初期临床表现,及时腹部B超检查可提高肠套叠期诊断和减少误诊病例,降低开腹手术率。
关键词 肠套叠 急性 不典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05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typical intussusception treatment method.Methods:analysis and pediatric patients not typical intussuscep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diagnosis,treatment methods.Results:29 cases of polio intussusception with only four typical symptoms of 1 item or two,abdominal B ultrasonic examination helps children intussusception early diagnosis.Conclusion:master of pediatric intussusception initi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timely abdominal B ultrasonic examination can improve intussusception period diagnosis and reducing misdiagnosis cases,reduce open surgery rate.
Key Words intussusception; Acute; Not typical
肠套叠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在1岁以内最多占60%以上,以4~10个月婴儿更多是发病高峰。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以后发病极罕见。我院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不典型小儿肠套叠29例,早期经B超诊断行空气灌肠整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个月~1岁18例。1~2岁7例,2~3岁4例。病程12小时以内13例,12~24小时9例,24~48小时7例。发病季节:春季11例,夏季3例,秋季7例,冬季8例。
治疗方法:对于发病时间<48小时,患儿无腹胀、发热及腹膜炎体征的行B超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注入空气后发现杯口样影或充气受阻时可见软组织包块影,加压后空气进入小肠,提示复位成功。发病时间>48小时或者空气复位不成功者行手术治疗。
结 果
29例进行空气灌肠1次复位成功27例。经观察无复套发生,无肠穿孔等并发症。2例感染中毒症状重,精神萎靡,1次复位未成功,行外科开腹手术复位。29例术后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均痊愈。
讨 论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近些年来基层个体诊断增加,院外时患儿应用较多较滥的药物治疗,使临床上不典型病例增加,往往会造成误诊。小儿肠套叠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本组有29例患儿行B超检查,27例(93?1%)可见典型的“同心圆征”和“套筒征”,诊断率高。腹部B超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已有文献报告,B超检查可重复、追踪观察、无创伤、易于接受,有床边B超则更方便患者。并且采用B超监视下空气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医生、患儿及家属的X射线的损伤。因此基层医院疑诊为肠套叠应及时做B超检查时,以便早期诊断,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参考文献
1 师少锋.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10,17(4):33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