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及传统术式比较
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及传统术式比较[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相比较的优点。方法: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28例与同期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200例进行比较。结果: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结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比较,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疝;腹腔镜;单孔一针法;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26.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067-02
2002~2007年,笔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双尖、双孔、双槽、弧形缝合针在腹腔镜下经皮缝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228例,效果可靠。与同期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200例比较,损伤小,恢复快。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2007年,我院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228例,年龄1~15岁,其中,单侧188例,双侧40例;男200例,女28例;对照组为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200例,年龄1~15岁,其中,单侧190例,双侧10例;男178例,女22例。
1.2 方法
1.2.1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方法:全麻,仰卧位。脐上缘进直径5 mm腹腔镜,探查内环口,辨清位于腹膜外输精管、精索血管和腹壁下动脉,于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开皮肤1 mm,持针器夹持缝合针,7号丝线由一端针孔穿入,再由另一端针孔穿出少许,缝合针由皮肤小切口刺入达内环口腹膜外,半环形缝和内环口后半,注意勿将输精管、精索血管和腹壁下动脉缝在线圈内,勿扎穿血管,以免发生腹膜外血肿,露出前端针孔和缝线,将线头由针孔卸下,持针器夹持前断,调整尾部针尖,由内环的外侧向其上方前方缝合(倒缝),使针尾尖自原针孔穿出,带出缝线头,提起缝线两端,打结于皮下组织内,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然后撤出腹腔镜,放出腹内气体,撤出操作套管,创可贴封闭切口。
1.2.2 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方法为氯胺酮静脉复合高位结扎或腰硬联合高位结扎,经腹股沟内侧疝切口长3~4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打开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疝囊至其颈部,用7号或4号线高位贯穿缝合疝囊颈部,然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口,然后逐层逢合切口。
2 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单侧斜疝6~25 min,平均16 min,双侧斜疝10~30 min,平均20 min。术后当天患儿即可进食,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第2~3天即可出院,3例术毕拔腹腔镜时网膜脱出,还纳后关闭切口,其余无并发症。对照组手术时间:单侧斜疝30~50 min,平均40 min,双侧斜疝40~80 min,平均60 min,术后卧床休养6~7 d拆线出院。腹腔镜组160例随访6个月~4年无复发,脐上切口瘢痕轻微,腹股沟无瘢痕;对照组有3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好转,2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治疗好转。
3 讨论
小儿斜疝多无腹股沟管壁缺损,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年龄增长,腹壁组织逐渐丰富而形成疝防机制,因此小儿疝治疗原则为疝囊高位结扎术,新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都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手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手术的进路和结扎方式的改变。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国内已有不少报道,但仍未广泛推广,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小儿斜疝为基层医院常见病,限于条件和技术而未能开展。②许多医生认为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危险,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小手术,不必冒风险。③认为传统的下腹部皮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没有必要行腹腔手术。④医疗费用较高,影响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双尖、双孔、双槽、弧形缝合针行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以下优点:①与开放手术比较。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仅在脐孔上做5 mm切口,用于放置腹腔镜,内环口处仅有自行研制的双尖双孔、双槽、弧形、缝合针留下的2个针眼,不需游离精索及分离其他组织,疝环显露易,且可做到疝囊高位结扎,疝环结扎简单易行并且可靠,损伤小,恢复快,腹壁不留瘢痕,复发率低,并可同时探查和处理双侧隐型疝,与开腹手术相比,有明显优势。②自行研制的双尖、双孔、双槽、弧形缝合针的优点。腹腔镜下内环口逢合技术除与腹腔镜手术的熟练程度有关外,与缝合针质量、使用方便与否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有单孔圆针及侧方带沟槽直针。单孔圆针缝合法进针缝完内环口后半圈后,需再出针再掉转针尖反向缝合前半圈,此种缝合方法有可能缝扎周围组织,尤其是精索血管及输精管,造成严重副损伤,如不出针用针尾反向缝合,针尾又较钝,不易穿透组织;侧方带沟槽直针缝合法需脐旁另切口置入操作套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