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docVIP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关键词】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15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36-02 小柴胡汤来自《伤寒论》,古往今来都是中医临床应用很多的名方。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调理枢机的功效。我在多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多次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各种儿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外感发热? 病案举例:患儿女,5岁,2009年5月15日初诊。发热,恶寒,体温39.6度,鼻塞,流浊涕,咽喉红肿,咳嗽剧烈,痰少,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数。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 治法:扶正祛邪,散邪清里。? 处方:柴胡8g、黄芩8g、半夏6g、丹皮6g、栀子6g、金银花8g、连翘8g、牛蒡子6g、板蓝根8g、蝉蜕5g、甘草3g,加水煎三次,取汁100mL,1日数次服,1日1剂。? 服2剂后则热退身凉,上方加宣肺之品,再服2剂痊愈。? 按:不少医者不辨寒热表里虚实,不因势利导祛邪为先,动辄使用石膏、桅子、大黄、板兰根等寒凉药以退热。此类药寒凉太过,小儿体弱,不耐寒凉攻伐,正气先伤,邪气内陷于半表半里之间。仲景立小柴胡汤,用以和解少阳之邪,专为邪在半表半里而设。? 又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机体反应灵敏,加之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受六气之邪,最易化火伤阴,且传变迅速,往往表邪未罢里热已炽,卫气同病,营卫合邪;邪气未去,正气已伤,虚实互见。治疗如单纯解表则里热易炽,单纯清里则表邪不去,单纯祛邪则正气易伤,单纯扶正则邪气尚盛,故治当表里双解、扶正祛邪。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扶正祛邪,用之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2.胎黄? 病案举例:刘某,男,26天,2008年8月16日就诊。生后2天出现黄疸,目黄、肤黄,不欲乳食,便溏,舌淡苔黄腻。家属未重视,黄疸至今未退。? 辩证:胎湿内阻。?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枢机。? 处方:柴胡9g、黄芩6g、姜半夏3g、党参6g、茵陈5g、大枣6枚、炙甘草5g、炮姜3g,服3剂,每日一剂。? 二诊:肤黄已退,目黄渐淡,大便次数减少。原方炮姜改干姜,加炒白术10g,再服3剂。? 三诊:黄疸消退,纳和便调。? 按:小儿胎黄往往为少阳枢机不利,湿热内阻所致。治疗当以和解少阳,调理枢机为法。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黄芩清热燥湿,生姜改炮姜,温经化湿,加茵陈清热利湿。本例重用柴胡,以疏肝理气使湿热得到外泄,使湿祛黄退。二诊加白术健脾化湿,配党参、干姜、甘草调补脾胃,阳气振奋,阴湿不生。黄疸病因在湿,湿祛则黄退,湿祛黄退后尚需调补脾胃,以促进后天生化之源。? 3.小儿厌食症? 病案举例:张某某,男,5岁,2008年3月19日就诊。家长诉其子半年来不喜吃饭,平时零食也不多,性情较暴躁。四诊见:患儿面色黑瘦,精神可,二便调,多动,舌淡苔薄白,脉弦。? 辩证: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 处方:小柴胡汤加味:柴胡6g、黄芩6g、半夏4g、党参6g、生姜3g、神曲6g、谷芽6g、炙甘草3g、大枣3枚,服3剂,水煎服。? 3月22日二诊,患儿服3剂后,饮食略增,但不明显,效不更方,继服6剂。3个月后复诊说:小儿饮食大增,面色红润,身体健壮,随访至今病未复发。? 按:小儿厌食症,临床多辩为是脾失健运,胃不受纳,或是湿阻中焦。治病必求于本,笔者从小儿“生机蓬勃”、“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入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探本溯源,认为小柴胡汤不仅是和解剂的代表,而且该方具有顺应生发之机,疏肝和胃,运枢健脾之能,此功能正好顺应小儿的生理特点。此类患儿往往有性情暴躁之表现,所以投小柴胡汤以疏肝和胃,运枢健脾,肝平脾健胃和,饮食自增。? 4.眩晕? 病案举例:纪某某,男,12岁,2007年11月15日诊。头晕一年。脑彩超检查提示:脑动脉痉挛,西医诊断为脑血管痉挛。平素纳谷不香,恶心欲呕,易生气发怒,注意力不集中,大便每3天一次,成形,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辩证:肝气郁结,枢机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治法:宜调和枢机,升清降浊。? 处方:柴胡15g、党参15g、黄芩1Og、姜半夏10g、白芍10g、大枣10枚、生麦芽10g、炙甘草9g、生姜2片,7剂。二诊:头晕好转,呕恶消失,胃纳渐香,上方继续服1个月,头晕消失。继予上方合补中益气汤巩固前效。? 按:方用柴胡疏肝气,升举清阳;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健脾运不燥,滋胃阴而不湿;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配黄芩清胃止呕;大枣补中益气,安神养血,配党参补中益气,增加食欲,促进药力吸收,提高滋补功效;炙甘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