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血尿100例疗效观察
归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血尿100例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ACEI、抗凝、抗感染、降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归脾汤阴证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24 h尿蛋白定量由治疗前的(1.77±0.85) g降为治疗后的(0.52±0.32) 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由治疗前的(19.64±12.61)个/HP降为治疗后的(3.85±3.30)个/H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脾汤加减配合西药对于治疗IgA肾病血尿,减少蛋白尿等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IgA肾病 血尿 归脾汤加减 西药
[中图分类号] R25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2(c)-082-02
IgA肾病(IgA N),又称“Berger”病,是目前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1/3。IgA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IgA肾病血尿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采用归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2月~2009年8月我院肾病科的住院和门诊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病程6 d~8年。治疗组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20.46±13.85)岁。对照组中,男64例,女36例;平均(22.44±12.80)岁。纳入标准:①符合IgA N血尿的临床及病理诊断;②年龄12~55岁。排除标准:①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②非肾小球性血尿,如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结核等;③24 h尿蛋白定量≥3.5 g者;④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133 μmol/L。
1.2 方法
1.2.1 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归脾汤随证加减(基本方药:党参、黄芪各30 g,酸枣仁、炙远志、焦白术、炒蒲黄、藕节、茜草各10 g,龙眼肉、当归、茯苓各15 g,木香、甘草各6 g)。若阴虚内热加女贞子15 g、旱莲草20 g、牡丹皮10 g;若气阴两虚改党参为太子参60 g、加麦冬15 g、五味子10 g;若湿热内蕴加车前子12 g、滑石10 g、瞿麦10 g、石韦10 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水煎服。
1.2.2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凝、抗感染、降压,ACEI等治疗。抗凝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qd,po;潘生丁75 mg,tid,po。降压用洛汀新10 mg,qd,po;如血压控制不好,可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bid,po,将血压控制在12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如出现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基本缓解: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高倍镜下尿红细胞≤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高倍镜下尿红细胞计数≤5个;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尿常规、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等有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每周复查1次尿红细胞计数,每2周复查1次24 h尿蛋白定量,每月复查1次肾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量蛋白定量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经治疗,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x±s)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两组肾功能情况分析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