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滔一个法制记者风雨十九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滔一个法制记者风雨十九载

徐滔一个法制记者风雨十九载徐滔,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很多人熟知徐滔是因为她创办的栏目《法制进行时》。其实,徐滔的法制记者身份已经陪伴她长达19年了,作为一名长年工作在政法战线的女记者,她屡屡随警作战,深入险境,因而赢得了“战地记者”的美誉。 圆了儿时的“英雄梦” 徐滔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搬着板凳跟在父亲身后,带着小朋友喊着口号去吃饭看电影,完全一幅孩子王的模样。在军队大院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怀有一个“英雄梦”,因为从懂事起他们的心灵就陶冶在打击敌人、保家卫国的熔炉中,《英雄儿女》《铁道卫士》《宁死不屈》这些影片对20世纪70年代之前在军队大院出生的孩子们影响极大,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在战场上或是在打击犯罪现场出手不凡、克敌制胜,成为人们赞赏的英雄,徐滔也是其中的一个。怀着这样的梦想,1991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分到北京电视台社会新闻部的徐滔便主动要求去采访警法新闻。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政法记者,那个童年时的“英雄梦”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儿时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一个说话绘声绘色、走路风风火火的徐滔,而特殊的工作性质又使得徐滔经常和民警打交道,时间久了,她的言谈举止也流露出了一种警察特有的豪放与爽快。很多观众甚至犯罪嫌疑人都曾不约而同地怀疑徐滔以前是一名警察。其实,说徐滔是一名警察也并不为过,虽然以法制记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种类型的案件侦破中,但徐滔俨然已经成为警察队伍中的一员,她曾经套上白大褂混进现场采访、化装成旅客采访火车站前的票贩子、假扮成疑难病患者给传单诊所曝光,有时候徐滔还会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冒着危险随警作战。在近几年京城发生的几乎所有大案现场都有徐滔的身影。艰苦的采访磨砺了她,也造就了她,在京城各区县公安局里,上至局长、下至一线民警,到处都有徐滔推心置腹的好朋友。然而今天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回忆起初出茅庐的徐滔,她在警察眼里和其他记者一样,都是一个办案现场的“包袱”。 在初为法制记者时,徐滔得到某刑警队要去抓捕疑犯的信息,于是她带着摄像师来到刑警队,值班的警官让她在一边等着。从下午四点一直等到第二天的凌晨两点,最后得到的却是行动取消的消息。徐滔心里明白,抓捕组是不愿带她去现场。凌晨三点,当徐滔迈着疲惫的脚步刚跨进家门时,却得到刑警队的传呼,原来疑犯已经被抓回,警方让她过去采访。徐滔火速回到刑警队,值班的那位警官见到徐滔,充满敬意地对她说:“知道为什么给你打传呼吗?你的工作态度让大家佩服,大家不愿让你白跑。” 从此,刑警队开始配合徐滔的工作。渐渐地,他们在更多的接触中有了更多的信任,成了好朋友。从1992年到2002年,徐滔没和父母过过一次春节。十年中她除了工作,没事就泡在各个公安分局、派出所、刑警队,与警官们拉家常、聊工作、交朋友,直至大家的关系都像兄弟姐妹般亲密。最终,徐滔成为各个公安分局、各个派出所和各个刑警队的“编外警员”,一有重大案情,徐滔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赶赴现场。 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 1998年前后,北京街头出现了多起“假金表骗局”――骗子们拦住路人后,神秘地掏出一块金表,声称这块金表价值连城,是外地某银行的金库着大火时遗失的。 据北京警方保守的统计,这类“假金表骗局”在一年的时间里,能从北京街头骗走上千万元。有些人眼看毕生积蓄毁于一旦,甚至想要寻短见。 一天,北京台的一位老记者来到徐滔的办公室,向她诉说起岳父的遭遇。原来两天前这位老记者的岳父也遭遇了“假金表骗局”,老人花十万块钱买了一块假金表,发现上当后卧床不起。家里的五个孩子于是商量着每人拿出两万块钱交给刑警队,就让刑警队跟老人说,案子破了,钱追回来了。接过十万块钱时老人哭了,他说这笔钱不是留给自己的,是留给孙子孙女们的,钱被骗了之后,他真不想活了。对于这类案件的久侦不破,民警非常自责,而经常面对这些报道的徐滔也在自问:为什么总是报道那些已经侦破的案件?为什么不能在一些案件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呢?如果有一档每天播出的法制栏目,能够及时告诉大家社会治安的动态,提醒大家如何防范,那该有多好! 一年后,徐滔将自己的愿望付诸实践,她和同事们一起开办了北京电视台第一个法制日播栏目――《法治进行时》。直至今天,《法制进行时》已经十一岁了,这档节目已进入全国所有电视台所有频道所有新闻专题节目收视率大排行的第三名,是地方台新闻专题节目第一次打破中央台垄断收视前十名的局面。可以说《法制进行时》是徐滔带领一个团队精心打造出来的,它成为了老百姓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一档法制节目。对于《法制进行时》,徐滔的付出是巨大的。 《法治进行时》开播后六年多的时间里,徐滔三年住在办公室,三年租住在电视台边上的简易楼。一到冬天,简易楼里到处堆满了大白菜,在深夜回家被绊倒好几次后,徐滔买了一个手电。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