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讲中国农业组织变迁445mb-经济学.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6讲中国农业组织变迁445mb-经济学

作业(两周完成,12月7日晚交) 综述与评论:学界关于“中国道路”或“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 第五讲 中国农业组织变迁 参考阅读 1.苏星,2007:新中国经济史(修订本) 2.郭翔宇等,2007: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 3.李岚清,2009:突围 4.石磊,1999: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 5.高帆,2008: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 6.改革发展研究院,2008:基本公共品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 7.阿玛蒂亚.森,2005:论经济不平等 8.张晏,2008: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5.1 问题 1.公社制为什么会解体 2.怎样看待近年来学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之争 3.减负与增收,谁更重要 4.农业组织创新要解决什么问题 图1:耕者有其田,农民为获得土地而欢呼 图2:耕者无其田,农民为公社化而欢呼 图3:集体行动:快乐的低效率 图4:配额制,一种短缺信号 图5:干旱,一个国家的焦虑 5.2 农业组织形态转换过程 5.2.1 从土地私有化 到公社制 土地私有化的历史背景 合作制: 互助组:1950-1953 初级社:1954-1956 高级社:1956-1957 公社制:1958-1983 5.2.2 承包制:一种自发秩序 1956年的试验 1961年的试验 1977、1978:四川、安徽的试验 1978年以后的承包制 第六讲 农村需要组织创新 6.1农村社会最基本的制度性冲突 农业市场化与小生产方式的冲突 农业面临的双重不确定性: 自然的不确定性:农业与工商业之别 市场的不确定性 产前、产中、产后的不确定性 案例1:河南某农户的“良种悲剧” 案例2:从“谷贱伤农”到“……伤农“ 案例3:生猪“蓝耳病事件” 思考 问题1:农户如何走出“合成谬误”? 问题2:政府惠农应惠在何处? 问题3:农业一定低收入吗? 讨论:组织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中国农 业需要组织创新 6.2 农村社会整体转型:背景与经验 背景之一:1983年后生产效率与农户货币收入增长的不一致性 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 多增产少增收:一个重要的制度信号。 邓小平的提法及其来历。 后续的几个“一号文件” “定心丸”为何不足以定心。 背景之二:城市“农民工社会”的出现 民工潮的出现与扩大:经济学如何解释 印度的“乞丐社会”与中国的“农民工社会” 中国改革前后的城市化进程 当前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 1.公司+农户:农户土地入股分红 农户进入公司:farmer 农户离开土地进城务工:peasant-worker 2.出口导向+企业+行政村+农户 例证:黄岩“梦迪草艺” 3.市场+农户+公共组织 例证:山东的市场化规模农业 4.市场+农户+公共组织+科技服务 例证: 5.农业协会:一种分工与专业化组织 对农协的制度解释 日本与韩国的经验 6.3 新农村“新”在何处 生产领域的改进 生活方式的改进 乡村规划与文明的整体改进 基层民主制度的建构与深化 6.4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建设主体是谁 以工补农是否可行 以工哺农怎么哺 家庭承包制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如何衔接 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如何解决 如何造就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