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虾先天免疫中宿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理
一、项目名称
对虾先天免疫中宿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理
二、申报奖种
自然科学奖-直报类
三、推荐单位
山东大学
四、项目简介
项目属于水产学领域水产生物生理学。作为海水养殖的重要的产业,对虾养
殖每年可创造超过数百亿元的产值。但常有爆发性病害发生,使养殖业蒙受巨大
的经济损失。我们针对对虾养殖中病害防控的关键问题,围绕着宿主免疫防御与
病原相互作用开展研究,在宿主免疫和病原逃逸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1.发现对虾重要免疫识别分子 C-型凝集素可识别细菌性病原,分别介导血
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对虾体内菌群的稳态平衡和对细菌生长的直接抑制,揭示了
C-型凝集素家族介导的对虾抗细菌免疫的多种机制。在对虾体内发现了 10 大类
模式识别受体,对它们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 C-型凝集
素的功能进行系统研究:(1)揭示了C-型凝集素FcLec4 与整联蛋白相互作用
促进血细胞对病原的吞噬机理,被评价为第一次阐明了无脊椎动物 C-型凝集素
的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相关蛋白;(2)阐明了MjHeCL 通过调控抗菌肽表达保持
对虾血淋巴菌群的稳态的调控机制;(3)发现肝胰腺特异表达的C-型凝集素hsL
具有识别病原和抑菌的双重功能。
2. 鉴定了对虾RNA 干扰途径中的关键新成员并阐明它们在抗白斑综合征病
毒(WSSV)免疫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发现了经典泛素途径通过靶向WSSV 功能蛋
白抑制感染的新功能。揭示了对虾的两种抗病毒新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1)
转录激活反应RNA 结合蛋白TRBP 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6 (eIF6)相互作用,作
为两种新成员参与对虾 RNA 干扰途径介导的抗病毒反应。(2)泛素结合酶 E2
介导WSSV 含有RING 结构域蛋白的泛素化降解抑制病毒复制。发现E2 能够结合
病毒的含有RING 结构域的蛋白,并介导其泛素化和降解,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3. 阐释了一批效应分子抗细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和机制:发现抑制素1 通过
结合WSSV 多种囊膜蛋白抑制感染,鉴定了多种抗菌肽,包括对虾素、抗脂多糖
因子、甲壳肽和溶菌酶等,成功进行了重组表达和初步应用。其中含单一 WAP
结构域的抗菌肽(SWD) 是一种双重功能的抗菌肽(抗菌和抑制蛋白酶活性)。该
研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转让到湛江奥华水产饲料公司。
4. 发现了 WSSV 劫持宿主受体分子进入细胞,及利用宿主类泛素化(SUMO
化)系统以帮助自身复制,揭示了WSSV 逃逸对虾免疫系统的机制,提供了WSSV
防控的全新靶标。我们的研究发现,(1)C-型凝集MjsvCL 结合WSSV,并与位
于细胞膜的钙网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促进病毒以脂筏依赖的方式感染宿主细胞。
该研究展示了一种WSSV 入侵宿主细胞的新方式。(2)SUMO 结合酶介导白斑综
合征病毒极早期蛋白的SUMO 化修饰,作为转录因子促进了病毒基因的转录,最
终促进病毒复制。
十几年以来,我们围绕着宿主与病原互作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在知名刊物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等SCI 刊物上发表论文94 篇,总计SCIE 引用1868
次。8 篇代表论文SCIE 他引177 次,单篇最高引用86 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
项,其中 1 项转让到湛江奥华水产饲料公司。研究工作获教育部2010 年自然科
学一等奖。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1、姓名:王金星 排名:1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完成单位:山东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提出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案,负责整个项目的
总体设计与规划、研究内容的确定、指导与实施。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所有代表论
文的的撰写与修改,参与所有4 个创新点的发现与确认。是8 篇代表性论文的通
讯作者。任务来源中所有项目的主持人。是6 件国家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姓名:赵小凡 排名:2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完成单位:山东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是本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参与项目的总体设计,负责实验指导与论文修改,
是所有代表论文的共同作者。是6 件国家发明专利的第二发明人。具体贡献包括
指导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