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光绪朝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刊印述略
清光绪朝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刊印述略摘要:本文以选介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清末光绪朝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为立题,对学界所共识的第三次印本,亦称“同文版”或“光绪版”的刊印过程、廷臣奏谕、朝廷赏赐及馆藏等情况,结合清内府古籍文献档案史料,略作补充和探讨。
关键词:光绪; 石印本; 古今图书集成; 同文书局
《古今图书集成》第三次印本即“光绪版”,堪称与雍正朝铜活字版同列,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就庋藏了三部书轶完整的清宫旧藏光绪朝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又称“同文版”。全书1万卷,目录40卷,附龙继栋撰考证24卷,每部5044册。其装祯形式,其中两部为黄色丝布函套,一部为楠木夹板式样。印刷精美,用纸考究,字迹清朗,颇具珍贵。
是书封面左上侧贴黄色书签,标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字样,书首有雍正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御制《古今图书集成》序,次之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臣蒋廷锡的进表。目录页题“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总目”,牌记题:“光绪甲申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全书选用桃花纸刊印,版框大小一致,版框纵21.5厘米,横15.5厘米,白口,四周双栏,单鱼尾。每半页9行,行20字。版心象鼻上方大字印“古今图书集成”,鱼尾下小字注“汇编、典、卷、部(项目)”等字样。该印本因是清廷交发同文书局影印,为此首册副页钦盖由汉、满、篆书三种字体组成的“江南江西总督府官印”。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的研究和评价,社会学者历来十分重视,其中亦有不少撰文与考证。本文拟就清末光绪朝石印本《图书集成》的刊刻情况和廷臣奏谕、颁赏及等,并引用清内府刻书有关档案史料略作考述,谨供参阅。
1 清末上海同文书局的创办与发展
同文书局创办于清光绪八年(1882),由广东人徐鸿甫、徐润兄弟集股投资创办。局址在当时上海熙华德路(今长治路),是中国人最早开设的石印书局之一。备有石印机12部,雇员500人,专事翻印古籍,其规模已超过鼎足而立的点石斋印书局和拜石山房,居当时石印业之首。
同文书局自1882年创办,到1898年歇业,短短十几年,用石版印刷术印制了许多书籍,它所石印的诸如《康熙字典》、《通鉴辑览》、《佩文斋书画谱》、《全唐诗》等。其中工程量最大的是《古今图书集成》和《殿版二十四史》。例如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因其印刷精美而视为佳本。在此期间,《古今图书集成》也曾翻印过两次:光绪十一年(1885)第一次,用了两年的时间,印成字体较小的缩印本一万卷,计1500部;第二次在光绪十六年(1890),由清政府出资交由同文书局影印101部。此次影印增加了《考证》二十卷,每部装成5044册,共50多万册,照殿本原式,较为精美。所印《集成.》用于清廷赠送外国或颁赏大臣,用桃花纸印刷,三载告成,耗银约五十万两。一时名重书林。令人遗憾的是,影印期间书局存于货栈的书籍遭遇火灾,致使尚未取走的50部全部烧毁,为同文书局一大损失。
此间同文书局殿本《二十四史》的印刷,制印量虽大,但质量远不及《古今图书集成》。然而毕竟书局的创办者徐氏兄弟重视质量,所用底本精良,且印刷精美,并受后人赞誉,称其为“同文版”。《民国上海县志》曾记同文书局创办人徐润的一段说:“以欧西石印法于文化事业裨益颇多,创同文书局,影印《图书集成》及广百宋斋铅印书局,印刷书籍,艺林论为创举,凡所规划,皆为中国所未见,而事足与欧美竞争”[1]。
如前所述,同文书局印刷的诸多巨著,都堪称为晚清出版业的大手笔,而它在印刷这些大部头时所采用的股印办法,又开创了后来民国时期图书预约出版的先河,因而在近代出版史上,同文书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文书局的功绩在于它打破了由外国人创办的点石斋印书局独霸石印业的局面,形成了石印业三足鼎立之势,进而带动了中国近代史上石印机构与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2 石印本《图书集成》的刊印与颁赠
清朝末年,照相石印技术在出版行业逐渐兴起并广泛应用,它凭借着出版工序省,出书速度快,存貌不失真等优势,一度取代中国古老雕版印刷的主导地位而影响出版事业。
石印技术的特点是:石印的文献、文字和图画与原作不差毫厘,笔画清晰,彩色石印的文献画面的色彩明暗浓淡一同原作,几乎可以乱真。照相石印,既精美又迅速,更胜一筹。中国近代的石印文献,内容以古籍为多,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及丛书、通俗小说、唱本等。
由于照相石印的兴起,能够使原书化身千万,这一技术引起光绪帝的关注,鉴于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已流传日稀,加之《集成》这部类书巨著因文化发展需要再版印刷,遂于光绪十六年(1890)面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酌拟影印办法。于本年十月十四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妥具奏,奉准后与上海同文书局商定,以内廷铜活字原本为底本,用料半纸三开尺寸,大小规格悉照原书影印一百部另报效黄绫本一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