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婆打翻了拉贾斯坦颜料罐
湿婆打翻了拉贾斯坦颜料罐
1.印尼妇女的最爱手镯,这些五彩斑斓的手镯竟然是手工一只只做出来的。
2.这种三轮摩托车是印度人最常用的出行工具。
3.花里花俏的TATA货车,也算是印度一大特色吧。
4.耆那教神庙,这张照片拍摄出一种隔窗观美女的感觉。
5.混乱的钟楼市集,印度人们生活的真是写照。
6.超过500年的哈维利旅馆,充满历史感。
7.随时和你亲密接触的印度神牛。
印度的公路没有想象中差,沙石和水泥公路都有,甚至在拉贾斯坦邦(印度第二大邦)的沙漠地区还有高速公路!但拉贾斯坦的山脉很少,水资源也极其缺乏,导致公路两边的自然风景单一、沉闷。也许是环境的乏味感诱发了印西人对色彩的渴望,于是在若干年间,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湿婆(兼具毁灭与创造之神)终于打翻了高悬在拉贾斯坦邦头上的颜料罐,造就了一条神奇的彩色地域,让拉贾斯坦邦成为了全印度色彩最丰富的地区。大到城市的建筑和汽车,小到妇女们的衣着和日常用品,可谓“色”不惊人死不休!而我接下来的旅程,也将成为一次名副其实的“印西彩色之旅”。
穿越沙漠边城杰伊瑟尔梅尔
在寒冷的凌晨,我们驱车抵达了这座被沙漠包围着的金色城堡――杰伊瑟尔梅尔。它的金色,来源于当地人喜欢用一种黄色沙石作为建造住宅的材料,使得整座城市呈现出华贵的金黄色。
我们的车刚一驶入古堡的城门,就被一群牛和若干条狗挡了道路,印度牛横行无忌果然名不虚传!在甘尼什神(杰伊瑟尔梅尔的守护神)的保佑下,我们很快便找到了那家超过500年历史的哈维利(Haveli,印度国内对豪华旅馆的通称)。哈维利的窗户明显都很小,房子又是石头盖的,因此内部很有阴沉感,幸好他们用红红绿绿的帷幔和窗帘装点内饰,再配上大量彩色的小饰物,才不至于让人感觉阴森恐怖。
欣赏杰伊瑟尔梅尔城的最佳地点是城西外餐厅的顶楼,我们开车不一会儿就抵达了目的地。站在楼顶,眺望整个杰伊瑟尔梅尔古城。中午时分的城堡被烈日照耀得黄中透白,我坐在天台咖啡座上慢慢欣赏着她的妆容。在这座城市里,除了古堡是金黄的,哈维利是金黄的,甚至连城堡内的耆那教神庙也都是黄色调的,只不过神庙不是闪闪发光的亮金色,而是充满着岁月痕迹的石头所呈现出的乌金色。当太阳躲到地平线以下时,射灯便将城堡的外墙通体照亮,远远望去好似一座黑暗中的金色之城。
第二天一早,我约上了向导,开着车向着城市外围的沙漠腹地而去。一段畅快淋漓的飞驰之后,我们深入到了这片沙漠里的一处村庄。村里的房屋是用枝条和泥巴修筑墙壁,用茅草搭顶。虽然房子破,但当地人却还饶有兴致地把外墙画上画满了童趣十足的彩色抽象画,据说这些壁画都是新年时,大家的即兴之作,并且每年都换新“年画”。见到有陌生游客来访,村里的小孩一拥而上,都喊着:“Photo!Photo!Rupee!Rupee!”呵呵,他们都想让我们拍照给卢比(印度货币)呢。其实孩子们都很友善,也极易亲近,我和他们搂搂抱抱地玩在一起。很快,孩子们就忘记了“Rupee!”,只要“Photo!”了。
向导示意我把车停下不要再开了,我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他反而还夸张地笑了起来,并及时给我介绍了这里特色的交通工具――骆驼。完美的沙漠旅行自然不能缺少“沙漠之舟”!骆驼的骨架很大,走起沙子来一摇一摆的,在动作缓慢的步调下,坐着还是很舒服的。由于行程紧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充满人情味和沙漠风情的印西边城,朝着下一站绝尘而去。
在去往焦特布尔的路上,似乎只有遥无尽头的戈壁公路,幸好公路两旁并不是完全死气沉沉:一种决明属的灌木随处可见,还盛开着娇艳欲滴的黄色小花。沿途时不时的还有身穿鲜红色纱丽(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头顶硕大水罐的印度妇女在公路边赶路,我不知她们从何而来,也不知她们要到哪儿去。但至少她们的出现,为我减轻了长途驾车时的视觉疲乏。
刚到这座城市,便见到震撼的一幕:有位穿着烂布衣服的乞丐,在垃圾堆旁念念有词地颤抖,非常可怜的样子。乞丐身边不到一米的地方,碰巧有头闲逛的牛。这时,一位印度人走过来将一块大饼喂到那头牛的嘴里,继而转身离去。当地人的信仰我无意褒贬,只是亲自印证了“在印度,牛比人矜贵”这个道理。
我们之前已经预订了当地一家比较特色的旅馆(里里外外蓝得彻头彻尾),在旅馆的天台可以躺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眺望雄踞山头的梅兰加尔堡宫殿。这座五六百年历史的古城堡,无论远近望去都规模巨大、巍峨壮观,光是从山脚到山顶,就需要开车盘旋5公里的路,可见当年修造之艰难。城堡皇宫的建筑连最不起眼的部件都雕工繁复,最为精致的是石质窗花。印度古代的后宫实行深闺制度,妃嫔们不能擅自离开后宫,甚至露个脸都是被禁止的。因此,满是杂色的窗花除了有通风透光的物理功效外,还能让妃子们在窥见外界的同时,又不被闲杂人等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