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林则徐民生为本水利改革实践及其思想
论林则徐民生为本水利改革实践及其思想林则徐任职的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已经开始由盛转衰,政治腐败、财政支绌、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这种特殊的社会形势决定了林则徐以“救世”为己任。外官任上,他辗转升迁,青云直上,但始终把着眼点放在与国计民生密切联系的经济问题上,特别是集中于弊端严重的漕务、河工、水利、盐务等社会问题,并提出一系列以民生为本的水利改革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关系,林则徐宦迹所至,始终以民生为首务,究心水利,浚治江河,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设想,力行改革。
一、关注民生:力辟新径,发动民众力量,疏浚害民河道
林则徐在江苏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疾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保护、灌溉农田为目的的水利方案,从而使江苏人民免受水灾之苦,有利于他们的农业生产。
江南境内有吴淞江、黄浦江、娄江(刘河),古称“三江”,其北又有白茆河,与三江相为表里。其间支流港汊纵横,组成天然的水利灌溉网。可是水利失修之后,三江逐渐淤塞,反利为害。每遇暴雨,因泄洪不畅,太湖地区往往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深受其苦。
道光十三年(1833)年年底,林则徐开始筹划挑浚事宜,派布政使陈銮以及李彦章、莫冕等人负责具体工程的规划和实施。由于历年积存的水利专款有限,请拨官款也很困难。林则徐和陶澍商议,决定另辟新径,倡导官民捐款合办。当时刘河工程共计10500余丈,费用估银165000余两,这一工程林则徐决定由官府借支;白茆河工程长7800余丈,费银11万两,林则徐决定官民捐资兴办。林则徐带头捐银1000两。他的行动,使江苏官民多为感动,捐资踊跃,很快凑足经费。道光十四年(1834)三月,两条河同时挑浚。
紧接刘河、白茆河竣工,林则徐又筹划疏浚徒阳运河和练湖、委李彦章主持。丹徒至丹阳一段运河,是江、浙两省漕运粮船必经之路,也是运河南北交通的咽喉。此段运河引水于长江,但引水盈满,“于行舟固为顺利,而沿江田地旱已被淹;如江水薄低,则利于洲田,又不利于漕运”,历来矛盾很大。林则徐认为:“两者相较,固系农田为本,而运道则须随时尽力,以图补救之方”。运河之西,有晋代开凿的上、下练湖,湖水本来蓄为接济运河的。但明代以来,练湖渐湮,康熙时仅留下练湖蓄水,但实际上下练湖也逐渐湮塞了。对此,他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亲自到丹阳相度形势后,决定改造黄金坝,以及在“上、下练湖之间,地名盛七家涵者,议建上、下二闸,并挑挖引河,以备济漕之用。”并规定:“漕过之后,用土填筑,留一涵洞以灌堤外民田”。这样,经疏浚之后,练湖蓄水一尺四寸,一改过去淤塞旧貌,“已可灌田十万亩”,“是不特济运有资,即农民亦咸沾其利”。他还在练湖附近建筑正闸、越闸各一座,将单孔闸改为双孔闸,从而解决了漕运要道上因河形变迁已失却效用的张官渡闸的利用修复问题,使漕运要道畅通。
二、重视民生:展开广泛民间调查,满足“民间望沾水利”的迫切愿望
水利是农田丰收的保障,因而,林则徐非常重视水利的兴修,但他又重视民生,尽量不做劳民伤财之事,只有开展广泛民间调查之后,从农民中证实所规划的水利工程是“现不可缓之工,农田大有裨益。”才动工兴修。
林则徐曾经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底微服乘船到当地查访淮安盐城县的皮大河,他针对皮岔河的河道历史、疏浚方案及河工财政开支等问题不断地向船户、沿途的农民和小店店主、盐城城里的市民等不同阶层的人反复询问。在详细了解了皮岔河的河道历史与疏浚的必要性后,林则徐又对河道疏浚施工中的各项具体问题再次进行了解估算。到了盐城城里,林则徐又向城里“土人”反复询问,而且问得更深入细致。
由于林则徐在兴修水利过程中,展开广泛民间调查,勤政善察,事前规划,事后验收,注重实际,所兴办的水利工程比较符合“工归实在,利济农田”的要求。事实证明,他所兴办的水利工程利国利民。“甲午(1834年)秋之大雨,乙未(1835年)夏之亢旱,皆几为害,赖水利治,岁仍报稔。”“民间望沾水利”的迫切愿望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得到实现。
三、保障民生:修筑堤防,变革害民的民间水利组织为为民机构
林则徐为官期间,处处以民生为重。对于湖北连年威胁民生的水灾祸害,他大胆提出“湖北地方半系滨江临汉,民生保障,全赖堤防”的思想,并付诸于保障民生的行动,取得了奇迹般的成效。
湖北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交错,长江自川入鄂,汉水从陕而来。长江、汉水流经的地区,占全省州县一半以上。由于河道失修,河床淤塞,长江自荆州以下,汉水从襄阳以下,以及从豫入鄂的襄河,两岸堤防经常溃决成灾。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明代,长江汉水,“此塞彼溃,已无虚岁”;到了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荆州万城大堤溃决,到嘉庆十三年(1808)的二十年间,连年漫决各堤共有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几点尝试.doc
- 让语文课堂向更深处漫溯.doc
- 让语文课堂上提问更加有效.doc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舞台.doc
- 让语文课堂流淌着人性活力.doc
-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活力.doc
- 让诵读唱响诗歌教学主旋律.doc
- 让语文课堂陪伴学生度过幸福快乐时光.doc
- 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快乐旅程.doc
- 让课堂探究为数学学习推波助澜.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