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课堂探究为数学学习推波助澜
让课堂探究为数学学习推波助澜【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探究教学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探究;数学;引导;启发;发散
《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教学。”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呢?笔者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一、启发引导,深入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的提出一系列带有思索性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让其举一反三,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指数函数y =ax(a0)”时,首先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张1mm厚的纸连续对折50次,其高度有多大?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猜起了答案:
[A生]有桌子那么高吧。
[师]再往高猜。
[B生]说有房子那么高吧。
[师]再往高猜。
[C生]不会有楼房那么高吧。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第一次对折是2 mm =21mm,第二次对折是4 mm =22mm,第三次对折是8 mm =23mm,……,第五十次对折是250 mm=1125899906842624mm ≈11.26亿公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是1.5亿公里,同学们自己算有几个“地太”距离吧!
当学生们,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无不摇头晃脑、惊奇万分!趁着这个热,笔者又说这就是指数函数y =ax(a0)的威力,同学们来了兴致,纷纷议论起了这个神奇的函数:y=ax(a0)。一切自然流畅,这就是引导的魅力所在,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二、发散思维,深入探究
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特点主要是它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往往能在公认解释的情况下,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对同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以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题多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求到A(-4,2)、B(1,5)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假如运用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来解这道题,我们只要设出符合条件的点M(x,y),由已知条件有|MA|=|MB|,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列出方程,通过化简便可以求出点的轨迹方程。这时教师提出:如果我们从其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思考一下,点的轨迹与线段AB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显然,点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因此我们只要求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就可以了。求出直线AB的斜率,从而得到垂直平分线的斜率。我们再利用中点公式求出线段AB的中点坐标,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便可求出点的轨迹方程。从此可见,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兼顾差异,深入探究
学校有不同的班级,班级有不同的学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教学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规定适当的发展目标,给予适合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营造适合的教学环境,切忌“一刀切”,造成“胃口”大的学生吃不饱,“胃口”小的学生吃不了。此外,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在比较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时,用电脑作图就会直观形象,对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再如,学习函数与方程时,可让学生探究:当0 四、结语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粗浅总结,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还有很多。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引起更多一线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重视。对于文中不妥的地方还请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黄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研(数学), 2007,(09)
[2]张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情境[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9,(14)
[3]付荣君.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8,(10)
[4]刘佃军.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 2009,(24)
[5]赵忠彦.关于新课标下高中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中应用.doc
- 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与谐发展.doc
- 行为生态学视角下利益集团.doc
- 行为财务视角投融资探究.doc
- 行动力-最好学习助推器.doc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广告学专业文学课教学实践中应用.doc
- 行动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研究.doc
- 行动探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doc
- 行动探究在教学改革中应用反思.doc
- 行动探究是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有效途径.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