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与谐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与谐发展

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与谐发展摘要:分析了人的行为方式即自利行为、互惠行为、强互惠行为和利他行为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不同的行为方式要适合不同的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市场环境中,如果信息是对称的、行为不具有外部性,那么自利行为是帕累托最优的;如果这2个条件不满足,那么互惠行为应当得到鼓励;在企业、政府等组织中,强互惠行为有利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在社会交往中,鼓励利他行为,有助于营造和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自利行为;互惠行为;强互惠行为;利他行为 中图分类号:F012;F019.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109-07  纵观当今世界,美国绕开联合国侵略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伊拉克,致使该国几十万无辜平民丧生;华尔街的贪婪引发美国的次货危机,从而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的贪婪也导致了欧洲的债务危机,进一步使全球经济陷入了“严冬”。再看国内,“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防不胜防,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政府腐败之风愈演愈烈。难道这个世界真会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所说的那样,人类自私的劣根性在不久的将来会导致地球的毁灭吗?笔者认为,对于人类及其前途不必过于悲观。国际社会仍然有不少国家主持正义,维护国际和平,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了,人们时时担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至今并没有爆发。在中国,虽然制假贩假大行其道,但是不少百年老店仍然为人们所青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但是像孔繁森、王英这样的好公仆仍不乏其人;虽然人们感叹人情冷漠,但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双关爱之手伸向受灾的难民,使他们顺利地渡过了这场天灾,体现了人间的大爱和真情。近几年评选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感动了亿万群众……人们没有理由对人类的前途持悲观态度。那么,如何认识人类的行为、克服人性的弱点、彰显人性的美好,从而使人类幸福而和谐地生活呢?事实上,人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多样,并不是像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说的那样人都是自利人。如果人类只有自利行为,那么人类早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除了自利的行为方式以外,人类还有互惠行为、强惠行为和利他行为。不同的行为方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行为方式应当与其环境相协调,否则就可能事与愿违。同时,应塑造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一致的行为方式,抑制贪婪自私的人性弱点,那么经济社会就能得到和谐发展,人类的前途就一定是光明的。 一、人的基本行为方式 人有4种基本行为方式,即自利行为、互惠行为、强互惠行为和利他行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这4种行为实际上都是由自利行为导出的,譬如互惠行为是自利人基于自利计算的结果,同理,强互惠行为和利他行为也是如此。我们强调,有些互惠行为确实如此,如果这类互惠行为是出于自利人理性计算的结果,那么我们就把它视为自利行为而不把它视为互惠行为。本文所谓的互惠行为是当做与自利行为并行的人的基本行为之一,它与自利人基于理性计算的互惠行为的行为基础是不一样的,对此后文将进一步阐述。同理,本文所谓的强互惠行为和利他行为也是当作人的基本行为来看待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 (一)自利行为 自利行为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自利人假设,该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时代,由于商品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不是很严重,跨时期交易量较少,因合约的不确定引起的纠纷和矛盾较少,因而每个市场交易主体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客观上也能促进社会福利的增进。亚当?斯密指出:“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指出的:“亚当?斯密的世界是一个由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工匠和地主组成的世界,并不存在现代大生产制造业和服务设施。”马歇尔时代则与亚当?斯密时代完全不同了,赫伯特?西蒙指出:“马歇尔舍弃了人是完全利己的假设。”[2]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分工不断地深入,不同分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严重,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此各市场主体对所交易的商品信息的了解越来越有限。正因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自利的经济人就可能利用隐藏信息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即利用信息不对称现象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论述的“柠檬市场”现象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竞争的结果不一定都是“优胜劣汰”,往往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这种条件下,市场竞争的结果不是导致社会福利的增进,而是整体社会福利的下降,甚至于陷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