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特征

论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特征摘 要:《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同时又具有深厚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练习曲,体现了他对练习曲这种传统体裁的创新,除了包含各种演奏技巧的练习外,还表现在旋律、和声、节奏、调式调性等音乐特征上,并把艺术和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80—02 肖邦一生的创作,体现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欧洲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所走过的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历程。《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同时又具有深厚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练习曲。1830年11月,波兰爆发了华沙革命,当时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感到震惊和极大的悲愤。就在这种悲愤交加地情绪下,肖邦写下了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体现了他对练习曲这种传统体裁的创新,除了包含各种演奏技巧的练习外,还表现在旋律、和声、节奏、调式调性等音乐特征上,并把艺术和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与其他练习曲单纯的机械性技术训练不同,肖邦练习曲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它不仅有较好的技术训练价值,也有各自的音乐特征。 一、《c小调练习曲》旋律的特征 (一)号角般的主题音乐 “主题”是具有比较独立的结构形式的、意义比较完整的、能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的、鲜明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c小调练习曲》的主题形象比较鲜明,整体情绪上表现得比较悲壮,主题音乐的特征是以号角般的旋律为主,充分的表现了革命斗争的精神。 乐曲的开头是引子部分。练习曲的开头从不协和的属九和弦开始,属九和弦的紧张感加上音响上的震撼,使人感觉到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爆发,经过两小节的过渡,引出了乐曲的主题音乐。 乐曲的主题音乐,是以appassionato(富有激情的)旋律开始的。旋律的进行以八度和弦为主,号角般的旋律,如同后面的军队跟着领导的步伐,前赴后继的抗击着敌人。 中段的主旋律是对乐曲的主题音乐的展开,展开部情绪比第一段略显平和,其间高声部旋律由悲愤逐渐转为高亢。 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完整再现,虽然完整再现,但作曲家用了一些装饰性音型进行补充,从而大大加深了旋律的表现力。这种补充方式是肖邦经常使用的创作手段。 结尾部分(69—84小节),整体情感非常悲痛。可是在最后几小节,自豪的形象再次重现,像是在对人们说:斗争并未结束!未来并不属于黑暗势力,而属于光明的力量! (二)连贯性的伴奏音乐 整首乐曲之所以给人一种汹涌澎湃、一气呵成的感觉,从整体上来讲,与伴奏音乐的连贯性是分不开的。低声部以连贯十六分音符作为伴奏音乐贯穿全曲,流畅的线条感,伴随着主题音乐的进行,让听者感觉到肖邦在创作中情感的倾泻与细腻。 开头的引子部分,左手的伴奏音乐是伴随着属九和弦出现的,左手的十六分音符在三个八度以上的音区内奔流,急流一般倾泻而下,但从细节上分析这种音型可以发现它的阻碍感,每一拍总是下行三度再上行小二度。第8、9小节,左右手以相同的音型,把音乐以模进的方式推入到乐曲的主部。 虽然,左手的伴奏音乐一直是以类似的音型发展的,但是在不同的地方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比如说在第一段中,左手的伴奏与引子部分不完全一样,左手的音型变成上下起伏的分解和弦琶音。高声部富有激情的旋律与低声部如潮水般的流动旋律,构成一幅革命军奋勇抗击敌人的英勇画卷。 二、《c小调练习曲》节奏的特征 节奏是音乐中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段,曲调脱离了节奏也正如脱离了音高一样,是根本不能存在的。肖邦音乐在节奏上有很多特点,比较明显的有马祖卡舞曲。然而,《c小调练习曲》的节奏,大体上是起推动感情发展的作用,以充分的体现肖邦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思恋。 左手的低声部一直是以四十六节奏连续进行,给人一种飞流直下的感觉。而右手常伴有附点、三连音、切分节奏来进行推进,让人有一种急促的、激进的、向前发展的感觉。不同的节奏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作用。 (一)附点节奏 附点节奏在这首乐曲中运用的很广泛,肖邦在乐曲中大量使用了短促的附点节奏来表达内心的愤懑。肖邦利用这些短促的附点节奏与左手流动的持续音型形成节奏上的强烈对比。 在第一段中,左手是连续下行的四十六节奏,在中部的旋律中同样出现了附点节奏。但是,结构却不一样。主部的附点是前休止附点加上附点节奏,而在中部就缺少了前休止。从情感的角度考虑,主部情感更加强烈,而中部更像是一种内心的控诉,更加强调了作者希望民族胜利的坚定信念。 (二)切分节奏 切分音在这首乐曲中的运用不多,但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整首乐曲的点睛之笔。 在第一段的尾部进入第二部分时,以大切分的节奏使乐曲的情绪变得更为激动、高亢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