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学科的应用
地理学科的应用自然地理学对地表环境的预测摘要:通过自然地理学科的应用知识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预测地表环境,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以及综合考虑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互馈作用。关键词:地表环境、人类活动、变化趋势、预测引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层的特征要复杂得多。在这里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物质同时稳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渗透。只有在地球的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产生和繁衍的条件,并成为生物圈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因素。人类出现后,又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地表环境预测的法则第一,时空尺度原则:对于地表环境的预测,要注意环境预测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尺度,环境变化的趋势是不同的。 第二,人地相互作用原则:由于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作用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对地球表层环境的预测,不能完全局限于环境的自然变化趋势,而且还必须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人类对于下垫面的改变及其对大气组成的改变,已经或正在改变气候变化的自然趋势,温室效应、臭氧洞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第三,关联性原则:地球表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地球表层系统,由于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体的变化,某一部分的变化会引起其它部分的变化。对某一地区地表环境的预测,要考虑到全球与区域的背景;对短时间尺度的预测,必须建立在长时间尺度环境变化的背景上;对某一因素或指标的预测,必须考虑到其它因素与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比如,大气成分的改变,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大气圈,还影响到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比如,大气CO2等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不仅导致世界气候的变暖,而且还引起冰川的融化、海面的上升、区域水平衡的改变(水圈的变化),引起植物光合作用的加强和生物带向高纬度地区的扩展与迁移(生物圈的变化),引起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加强(改变岩石圈表面形态)。另如,这些温室气体主要由北半球释放出来的,但温室效应却不局限于北半球,而是全球性的。 第四,非线性原则:世界上大多数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非线性的,地球表层环境也不例外岩石圈的变化趋势究表明,板块在运动、大陆在漂移。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由于板块的运动、大陆的漂移,世界的海陆分布轮廓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地球表面岩石圈可以划分为许多个板块,其中欧亚、太平洋、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板块为七个一级板块,而纳兹卡、印度、阿拉伯、菲律宾、可可斯和加勒比是次一级的小板块。测量与计算表明,这些板块在以1~12 cm的速度做相对运动(图15-1)。欧亚板块在向东运动,北美洲板块在向西南方向运动,南美洲板块在向西运动,菲律宾板块在向西北方向移动,印度板块在以50 mm/a的速度向北运动,澳大利亚板块在以50 mm/a的速度向东北方向漂移。由于海底扩张的不对称性(洋中脊西侧的扩张速度大于东侧),导致了岩石圈总体向西漂移。板块的运动将导致以下结果(图15-2):1、世界大陆的位置将向西偏移,海洋与大陆的经度将会发生变化;2、欧亚与北美洲板块的相向运动将导致太平洋的逐步缩小,大西洋的不断扩大;3、澳大利亚板块向东北方向漂移,将使澳大利亚的纬度降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进一步减小,南半球为水半球和北半球为陆半球的对比更加鲜明;4、印度板块的向北移动由于受到欧亚板块的阻挡,将导致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的进一步隆升,以及中国西部地区的向北迁移;5、东非大裂谷的发育,将使红海扩张为大洋,非洲与亚洲分离。人类对于岩石圈表面形态的改变将会越来越大三、大气圈的变化趋势一、大气圈组成成分的变化趋势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组成变化非常缓慢。可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的变化却很快(图15-3)。 图15-3 大气组成的变化趋势(据 Machenzie 改绘) 研究发现,工业革命以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