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创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曹禺和《雷雨》、 《日出》、《原野》 一、曹禺生平和创作 二、《雷雨》 ◆曹禺的处女作《雷雨》,1934年发表在《文学季刊》。 ◆《雷雨》(四幕)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在一天时间内,通过两个场景(周家的客厅和鲁家的住房),展现了周家和鲁家两个家庭和它们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葛,写出了一个发生在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里的悲剧。 ◆人物 ◇蘩漪是《雷雨》中最令人难以把握但又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周朴园是剧中着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 ◆艺术 ◇《雷雨》中的戏剧语言也很传神,许多人物语言并不多,往往一两句话就把人物的复杂情感和性格和盘托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雷雨》是一出悲剧,它的震撼人心的悲剧强度和力度,在中国现代戏剧中是罕见的,这和作者对话剧艺术精髓的领悟和技巧的把握密不可分。选择某种富于生发性的时刻,截取生活中的若干横断面,从而造成集中而又强烈的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在题材处理上的重要特点,也是话剧和传统戏曲有所差别的地方。 ◆《雷雨》善于运用戏剧特有的艺术技巧,不但读剧本使人惊心动魄,在舞台上演起来,更是使人如醉如痴。 三、《日出》、《原野》、《北京人》 第六章 30年代散文 第一节 鲁迅的杂文 一、鲁迅杂文的历史分期 ◆ 第一、鲁迅杂文的形成期 从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到1925年“女师大风潮”发生期间所写的杂文可以归入这一时期,它们大都收入《热风》、《坟》两个杂文集中。鲁迅这一时期的杂文,《坟》中的杂文更接近“论”,以细蜜的逻辑层层推进,说理充分,《热风》中的杂文更接近“感”,热情充沛,直抒胸臆,情感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第二、鲁迅杂文的发展期 包括1925年“女师大风潮”发生后到1927年之前所创作的杂文,它们多数收在《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两个杂文集中。这一时期鲁迅杂文的显著特征是,除了继续写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杂文外,更多的杂文是围绕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写成的,更加深入,也更加丰富多采,鲁迅的思想个性和艺术个性得到了更明确的表现。在艺术上,开始出现了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叭儿狗”,形式较形成期也更加多样化。  ◆第三、鲁迅杂文的成熟期 1927年以后的杂文。这一时期的主要杂文集有《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927年以后,鲁迅自觉地以杂文写作为主,取材极其广泛,但下列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和思想斗争是这一时期杂文的主要骨骼: ◇对国民党政治和文化专制的揭露和抨击; ◇革命文学论争中对创造社、太阳社部分激进青年知识分子的批评; ◇对“新月社”的批判; ◇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揭露和批判; ◇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批判; ◇对“论语派”的批判; ◇“两个口号”论争中对某些左翼领导人的批评; ◇对各种文坛小丑的讽刺和揭露。 二、鲁迅杂文的美学观 鲁迅的杂文创作,前后将近二十年,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直至登上杂文艺术高峰的过程。在前期,鲁迅论述杂文,着重于它的战斗作用,关于杂文的美学要求,由于他还没形成系统、完整的杂文美学观,因而这一时期鲁迅关于杂文的美学要求方面的论述就比较少,这不多的论述也还是通过对当时杂文作家及其杂文作品的评论表现出来的。鲁迅在他杂文创作的后期。一方面继续强调杂文的战斗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杂文写作实践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杂文美学观: ◆注重形象描绘; ◆注重讽刺的真实性; ◆注重杂文的情感特征; ◆注重表现样式的多样化; ◆注重“博采口语”,同时吸取古 人语言和外国语言中有生命力 的东西,“使文章增添活气”。 第二节 30年代小品散文 一、幽默闲适小品 ◆30年代前期文坛上的幽默和闲适小品,活跃了散文创作,拓宽了散文文体探索的路子,是现代散文发展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推动这一风气的是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 二、抒情散文和游记 ◆抒情散文——何其芳、李广田、缪崇群、丽尼、陆蠡等 ◆30年代的纪游散文——朱自清、冰心、吴组缃、艾芜、李健吾、钟敬文 第三节 30年代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导和纪实散文中衍化而来的,是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五四”时期报刊上的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性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一些特性。但是,正式倡导报告文学,有意识地写作这类作品,是从30年代开始的,并和“左联”的首倡密切相关。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