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一.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海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同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移住劳工。根据菲律宾政府统计,沙特阿拉伯是海外菲律宾人之中最多人就业的目的地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拉伯,面积达21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0万,是西亚最大的国家。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内陆最高气温达50~55,年降水量仅约100毫米。沙漠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大沙漠之一,面积达65万平方千米,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全国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l.2%。由于水资源有限,所以长期以来雨水是沙特饮用水和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人口主要居住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绿洲之上,可耕地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对这有限水资源的依靠使沙特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迫使沙特寻求其他水源,以解决由于人口和工业项目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对水的需求问题。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南极大陆面积是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95%的面积被冰盖覆盖,不难计算出来,南极大陆被冰覆盖的面积大约有1330万平方千米,这个大冰盖就象一顶巨大无比的帽子,把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捂得严严实实,由于它的存在,竟然把南极大陆的地壳压得凹陷下去,以致于许多地方被压得低于海平面,假设南极冰盖一旦融化,西南极大陆会变成汪洋大海中的一些岛屿
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巨厚的冰川所覆盖,只有在南极大陆边缘区域有季节性的岩石出露,其余的绝大部分都覆盖这常年冰雪。冰的平均厚度为2000米左右,最厚的地方达480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冰雪总体积为2800万立方千米。这些冰是由很纯的淡水组成的,所包含的淡水约占全世界淡水总量的72%,就其体积来说,约占全世界总冰量的90%以上,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宝库。如果这些冰完全消融,全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55~60米,这对人类的生存将会构成严重的威胁。 南极的冰山是非常吸引人的景观,而平台状(桌状)冰山是南极所特有的,从远处望去,洁白的冰体、壮美的身姿,常常给人们留下永生难忘的记忆。从大陆冰床和冰架上断裂而成的冰山非常多,并且比北极的冰山要大得多,它们中间大的面积有时可达数十平方千米,个别的可长达近200千米。从冰架或冰川边缘断裂下来不久的冰山通常是平台状冰山,它们的顶部非常平坦,甚至可以作为轻型飞机的机场。它们常常高于水面几十米,而水面以下可达200~300米。随着不断的消融,冰山会进一步地分裂、翻转、坍塌和海流海浪的作用,会形成各种形状的小型冰山。南极冰山会在海流和风的推动下,以每天10―20公里的速度移动。
在南极沿岸分布的冰山中,有的是从冰川口的“冰舌”上刚分裂下来的“新生冰山”,这些冰山的重心很不稳定,容易发生翻滚和倒塌。在夏季,气温升高,冰山消溶变酥,也会使其发生塌落或崩裂,在2月底这一现象更为多见。在中国南极中山站沿岸的冰山群附近,就经常会看到冰山的塌落和听到冰山崩裂的响声,巨大的冰体从50~60米高的冰山上塌落入海,可掀起3~5米高的涌浪,对在其附近活动的船舶具有较大的危险。1998年2月,中山站附近一个体积巨大的冰山发生翻转,距离它几千米的2万吨级的中国“雪龙”号船竟然左右摇摆到十几度。
有的“金字塔”形或尖顶形冰山,其水下部分伸出巨大的底盘,有的甚至远处看上去为两座冰山,而实际上是连在同一个底盘上,这类冰山水下的伸出部分就像暗礁一样,给距离较近的船舶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即使拥有现代化的航行保障手段和坚固的破冰船,不论在远海还是在近岸,冰山仍然是南极海域航行与作业的重要障碍之一,对现代化的考察船构成威胁。
由于纬度和季节的不同,海冰的厚度从几十厘米到2米以上不等,通常纬度高的地方、离岸边近的地方、海湾内部的海冰较厚,反之则薄。由于海冰的存在,一般只有破冰船才敢在南极周围水域航行。南极海冰给航行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沿岸结实的海冰也给近岸的考察站的物资补给提供了方便:输油时从船到考察站之间的海冰上架设输油管,比起等海冰融化后用小艇卸油又快又省事;将物资用吊车放到冰面上,
文档评论(0)